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不能付利息 伊斯蘭債券終於可來台發行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灣又將多一種新金融商品可投資,金管會14日宣布,開放伊斯蘭固定收益證券可在國際板發行,也就是市場俗稱的伊斯蘭債券,目前在東南亞極蓬勃發展,金管會也希望台灣能搶食到這種新商機,但由於商品較複雜,初步僅先開放專業投資人投資。

金管會表示,先前有多家回教銀行來探詢在台發行伊斯蘭債券的可能性,但因為回教不能支付「利息」,與現行債券有票面利率型態會有些不同,因此研究多時,才在6月宣布開放,估計就快第三季即會有伊斯蘭債券來台發行。

未來這種伊斯蘭固定收益證券會在國際板掛牌,供專業投資人買賣,證期局表示,由於不能支付利息,因此要發行伊斯蘭債券,必須要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作為發行人,同時會包裝成「不動產售後租回」,或是「資產管理」二種型態,投資人就是以投資本金買了不動產,再租回給「發起人」,也就是實際發行債券的機構,再以付租金的方式給投資人,就可規避利息這個禁忌名詞。

例如某回教銀行要募集美元擴展業務,就會先成立境外SPV,賣出一棟大樓再租回使用,投資人投資後,就可以收租金,最後債券到期,回教銀行還本金,就等於買回這棟大樓。

另一種方式就是包裝成回教銀行或回教發起人的資產,交給投資人來打理,發起人以支付資產管理費的名義,來取代債券利息,最後到期再還本金,買回資產。

證期局表示,伊斯蘭債券就是要包裝成有實質經濟活動,以付費方式來取代「利息」,這次只開放二種最簡單的模式來台發行,還有更複雜的包裝方式,並沒有獲准來台,同時因為架構較複雜、且是新型態商品,初期只開放專業投資人投資。

而這類伊斯蘭債券目前在馬來西亞有一定的市場,且快速成長,富蘭克林投顧亦指出,伊斯蘭債券目前市值雖僅佔規模50兆美元全球債券市場的1%,但過去15年市值以每年近24%的速度成長,保守估計2030年伊斯蘭債券規模將擴增至2.7兆美元。而全球較流通的伊斯蘭債券主要為中東和亞洲伊斯蘭國家所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受全球景氣起伏的影響低,反而是規避中美貿易戰影響的最佳投資標的。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