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參加教師組的演講比賽,我常常會跟參賽的選手們打個賭:「我相信在今天的演講比賽當中,一定會有人引用『教育之道無它,唯愛與榜樣而已』的這段名言佳句,因為它就好像一把功能齊全的萬用瑞士刀一樣,只要是牽涉到『教育』的議題,不管老師們抽到的是什麼題目,一定都可以把它派上用場唷!」
只不過,對於這段名言佳句的出處,有人說是「盧梭」、也有人說是「杜威」,還有人認為是「柏拉圖」說的,其實,它是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的「福祿貝爾」所說的啦!然而,我始終也只是把它當作一則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名言佳句而已,針對蘊含在其中充滿智慧的道理,我並不曾有過特別深刻的感受,也從未靜靜的去思索,以及好好的咀嚼一番。
愛與榜樣最真實的寫照
直到那天早晨,當我站在學校的操場中央,看到低年級的導師們正帶領全班的小朋友在進行慢跑的活動,當時,我的心裡頭突然像是被一股強大的電流給襲擊了一般,因為豎立在我眼前這一幅既美麗又令人感動的畫面,不就是福祿貝爾「教育之道無它,唯『愛』與『榜樣』」這句話最真實的寫照嗎?
如果這些導師們對於自己班上的學生沒有「愛」,他們怎麼會願意額外的付出?願意在班級的課堂行事中安排像「跑步」這種對身心發展有益的晨光活動呢?
還有,在這個充滿「愛」的活動當中,最讓我忍不住想要伸出大姆指來好好讚揚一番的,就是這些導師們身先士卒的成為孩子們的「榜樣」,一起親身陪伴他們共同完成這一圈又一圈的學習歷程,而不是站在一旁,插著腰、瞪大眼睛,嚴格要求小朋友們必須自行完成的一道命令而已。
推廣閱讀之道無它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在某些「親職教育」以及「教師專業進修」的演講場合,我常常會被台下的聽眾朋友們徵詢的問題,就是關於「如何讓他們原本『不喜歡閱讀』的孩子(或是學生),變成『喜歡閱讀』呢?」
面對這一個個徬徨無措、焦急的宛如想要尋求一帖「閱讀萬靈丹」的師長們,通常我都會毫不拐彎抹角的回應他們:「很抱歉!根據這些年我在推廣閱讀教育的經驗,我發現並沒有一條可以讓我們一步登天的捷徑,也沒有那種可以讓孩子們在『服用』了以後,就立即產生明顯改變的『特效藥』耶!」
正當這些聽眾的臉上露出了一點點失望與難過的表情之際,我就會透過改編福祿貝爾的這段名言佳句來與他們共勉:「其實,您們也不用太擔心啦!因為推廣『閱讀教育』之道無它,唯『愛』與『榜樣』而已!」(本書摘自P92~94)
• 書名:閱讀甜甜圈
• 作者:呂嘉紋
• 出版:遠流
• 上市日期: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