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東元(1504)董事長邱純枝14日表示,東元及早將輸美馬達訂單轉回台灣、馬來西亞及越南廠生產,降低衝擊,今年布局國內外電動巴士及轎車市場,計畫在印度增設小馬達廠,下半年工程營收增加、又新增防爆馬達產品,今年力拚營收及獲利小幅成長。
東元去年合併營收501.05億元,排除不再認列堃霖(4527)營收部分,小幅年增0.6%、EPS為1.59元,昨日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9元。

邱純枝受訪表示,北美是東元最大重電馬達市場,占比40%~50%,大陸市場規模達北美市場的一半,東南亞市場具成長空間,東元去年大小馬達重電事業均有成長,今年持續增長。
展望下半年,東元預期工程類營收會增溫,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至於全年營收,力拼今年小幅成長,獲利較有把握比去年好。
邱純枝表示,中美貿易戰,考驗廠商調整供應鏈及產能調度能力。大陸外商陸續撤退,東元也被要求轉移至大陸以外工廠生產。東元在大陸無錫、江西及青島三地設廠生產大小馬達,早在去年因應貿易戰,將輸美訂單轉移至台灣及東南亞生產。然而台灣廠主要供應內需、日本及客戶指定機型為主,等越南平陽新廠7月23日正式啟用,外銷美國高效能小馬達由越南廠出貨,原預估年產能20萬台要逐年增加,目前來看明年產能可快速提升至30萬台。
邱純枝指出,越南廠是東元小馬達重要生產基地,東元與東捷資訊、研華首度合作,在越南平陽新廠建置第一個引進環保製程、自動化設備及海外監控系統的工廠。
東元投資布局印度市場又有新斬獲,2007年獨資在印度設年產5萬台小馬達廠,以外銷為主。
邱純枝表示,今年爭取印度小馬達內銷權,預計下半年可在當地銷售。東元與日本三井商社計畫合資在印度設年產20萬台小馬達廠,以印度內銷市場為主,正在找建廠土地,不排除向東元集團旗下世正開發班加羅爾工業區購地設廠。
邱純枝強調,東元以核心技術動力系統切入電動車市場,持續布局電動巴士、轎車、自行車及機車市場,去年提供馬達及驅動器給華德動能,電動轎車則與大陸合資品牌汽車廠合作,今年開始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