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國警方在紐約查封了30多萬雙仿冒的NIKE球鞋,涉案總值超過3,100萬美元,震經美國社會,為此,紐約時報記者還專程跑到中國做調查採訪,莆田假鞋之名因此傳遍世界。
官方數據顯示,莆田鞋企達數千家,每年生產運動鞋近10億雙,年產值高達人民幣(下同)600多億元。莆田當地直接從事鞋業的人有30多萬,占了這座小城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大陸鞋業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國內10雙仿冒鞋有8雙是從莆田發貨。特別的是,在莆田知名的鞋類商城-安福電商城裡,白天幾乎空無一人,深夜卻人聲鼎沸,車來車往。獨特的交易模式,也讓安福電商城被外界稱為「鬼市」。
新京報報導,在這個神秘的「鬼市」裡,一條高檔仿冒球鞋灰色鏈條暗藏其中。安福電商城連接著「線上」和「線下」。一方面,實體店老闆、微商從這裡找到熱門球鞋高仿品;另一方面,大量隱匿於商店背後的高仿鞋作坊,也通過拉客者和商家、大買主開展更深入的合作生意。
當地業者透露,要了解當地的球鞋灰色生產鏈,要先知道產品的類別:過毒版、公司版和普貨。所謂「過毒版」即是能通過「毒」、「get」等大陸專業運動裝備論壇的鑒定,通常這類鞋和真鞋幾近一致。而「公司版」則略低於過毒版,但做工仍比較專業。最普通的「普貨」版本,則在做工、細節都很一般,甚至有粗製濫造的情況。
從一位做球鞋生意的微商朋友圈看到,以一款原價近3,000元的聯名款兵馬俑球鞋為例,該商家所標注的「過毒版」價格高達1,200元,公司版價格為600元,而普貨只需要300多元。業者說,其實這些版本都只是商販為了盈利的噱頭而已,「作坊就兩款鞋,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
報導指出,自2014年開始在莆田從事球鞋生意的林明,在這行業已做了5年時間。他說:「國內能動輒掏出兩三千元買鞋的人並不多,而仿鞋無論在整體還是細節處都和正品相似,價格卻只有五分之一,肯定容易贏得更多囊中羞澀的玩家。」
林明一邊安排發貨,一邊介紹稱,「差不多每天都能發出七八十雙鞋或者更多,如果高端貨走得好,一個月能賺到近百萬。」
為了洗刷仿冒污名,莆田市政府提出加快鞋業轉型升級措施,嚴厲打擊侵權制售假冒等違法行為。根據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8年9月公布的一篇文章指出,莆田市工商局嚴打「仿冒鞋」和「假海淘」,當年共立案查處鞋類商標侵權違法案件370件,罰沒1,493萬元,查獲假冒成品鞋18,011雙,案件數和罰沒款均居全省地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