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油輪頻遇襲 沙國疾呼硬起來

石油需求憂慮未減,油價周線收黑,布蘭特連4周收低。圖:美聯社
石油需求憂慮未減,油價周線收黑,布蘭特連4周收低。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上周兩艘油輪在阿曼灣遇襲,導致美國與伊朗緊張對峙急遽升高。沙烏地阿拉伯除了出面譴責伊朗攻擊行動,還疾呼國際社會應該立即採取行動,以確保能源供給無虞。

繼上周四油輪遭襲事件發生後,國際油價連兩天累漲3.4%,至於駛往中東的船隻保險成本也激增至少10%。不過有鑑貿易衝突將抑制全球石油需求的憂慮仍揮之不去,油價周線依然收黑。其中布蘭特油價一周下滑2%,為連4周收低,至於美國西德州期油也周跌近3%。

自從美伊交惡後,這已是油輪一個月來第二度在全球最重要運油管道遭到襲擊。沙國能源部長法里(Khalid al-Falih)推文呼籲,必須針對能源供應遭到威脅,「採取快速與果決的回應行動」。

沙國王儲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在接受官方媒體訪問時也譴責伊朗行為,並要求國際社會對此事件採取「堅決立場」。他說沙國並不想在此地區發動戰爭,但他們也會毫不猶豫針對民眾、主權或重大利益的任何威脅採取因應措施。

美國軍方曾在上周四公布一段影片,指控伊朗革命自衛隊是挪威與日本油輪在阿曼灣遇襲爆炸的幕後黑手,不過伊朗政府矢口否認相關指控。

川普政府今年5月升高對伊朗的制裁行動,其中包括全面封鎖伊朗原油出口,也促使伊朗政府揚言將封鎖荷莫茲海峽(Hormuz Strait)來對美國進行報復。地形狹窄的荷莫茲海峽是全球原油運送的重要海上通道。

外界認為,只要美伊僵局無法緩解,波灣區這類偶發性的衝突就不會停止,雖然可能導致國際油價急漲,但風頭過後又可能再度回跌。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他產油國的減產協定將在6月底截止,下半年是否繼續減產將是影響供給的關鍵因素。沙國周日表示可能會在7月第一周集會,希望屆時能針對延長減產協議達成共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