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剩下3000億美元中國大陸輸美商品是否開鍘,美國下周展開的7天聽證會將是關鍵。川普關稅戰雖然打得如火如荼,但美媒指出,人民幣貶值恐讓關稅懲罰效果大打折扣,現今匯率自由浮動、調整,在關稅生效前已抵銷預期帶來的衝擊,因此,從外匯市場已暴露出川普關稅戰的重大罩門。
「5月上旬,川普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課關稅後,人民幣兌美元迅速下跌逼近7元大關。」美國財經媒體報導,人民幣貶值降低出口商品價格,削弱高關稅的成本衝擊;5月下旬,川普又威脅墨西哥加徵關稅,披索在不到1個小時跌幅超過2%,1周後,墨國關稅危機化解,披索又反彈回去。
國際金融協會(IIF)首席經濟學家Robin Brooks指出,去年6月美國祭出首波關稅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從6.4貶至6.9,大致抵銷前2輪美國加關稅的影響。因大陸人行出手管制,人民幣「浮動」的幅度遠低於多數主要貨幣,Brooks預估,人民幣公允價值應接近7.3,而目前價格為6.93。
大陸人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不認為人民幣匯率的某個具體數字更重要,也坦言,不斷升溫的貿易戰將對人民幣帶來暫時性的貶值壓力,他還說,願意讓市場力量來決定人民幣匯率。市場對此解讀為,人民幣匯率沒底線,不必再堅持保「7」。
報導指出,任由市場決定人民幣貶值仍有風險,如2015年人民幣暴貶導致數10億美元的資本撤逃中國大陸,迫使人行動用3.1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來阻止資本外流。更重要的是,貨幣貶值會降低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
儘管如此,川普政府打貿易戰可能逼得北京出手,即便川普希望中國不要用人民幣貶值的手段來報復關稅,但「現在取決於中國,不是川普能決定的。」(中時電子報 吳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