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東陽三年內 再投資台灣百億

東陽總裁吳永祥。圖/陳信榮
東陽總裁吳永祥。圖/陳信榮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儘管中美貿易戰帶來諸多變數,衝擊汽車零件產業,東陽集團過去14年不間斷對台投資,累積超過400億元,大幅提升台灣廠競爭力,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事業率先突圍,推升前五月獲利逆勢創高,且樂觀將「愈來愈好」!東陽總裁吳永祥也發下豪語,未來三年東陽要持再投資台灣百億元,厚植AM事業打世界盃的競爭力。

吳永祥說,電動車對於零件輕量化的需求日增,商機「看得到更吃得到」,將成東陽業績新支柱。以下是吳永祥專訪紀要:

問:對今年汽車零件產業與東陽營運的看法?

答:今年景氣撲朔迷離,除中美貿易戰,其他變數也多,東陽保守看待。不過,對東陽來說,AM汽車零件產業今年回溫,扮演拉動東陽獲利的火車頭,5月與前五月獲利雙創同期新高,樂觀將「愈來愈好」!

我認為,越是危險的時候,越要「船輕好過水」,這時候更不應該亂,從最簡單、最基本的生產線整理做好,等待市場好轉時,利潤就能順勢提升。

問:汽車零件同業業績普遍出現下滑,東陽何以獲利逆勢創高?

答:過去14年來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不間斷推動「整理整頓」,改善提升產能效率與品質,將東陽台南總部生產基地全面翻新,並加速新產品的開發,累積在台投資金額已超過400億元。有了累積14年的強大基礎,隨今年AM行業回溫,東陽表現自然能較同業突出。

我相信,只有「後頭厝(指台灣)夠勇,東陽才能打世界盃」,就算遇上五缺、一例一休等嚴峻考驗,東陽也沒有停止對台投資。未來三年,東陽會再投資100億元,擴建AM事業生產線、自動化與新產品模具開發,累積競爭力。

問:全球電動車等能源車發展趨勢下,東陽如何對應?

答:無論汽車未來如何發展,對追求「輕量化」需求只增不減。電動車要拉長行駛距離,除靠增加電池容量外,車體輕量化更成為關鍵,採用鋁合金、碳纖維取代傳統鋼板成本過高,塑膠又輕又便宜,是最理想、最具利基性的替代材料。

隨現代工藝精進,包括引擎蓋、葉子板、車門板等汽車外部鈑件,都可以用塑料製作,東陽在塑料零件領域已累積數十年的技術與經驗,且東陽的生產線都是能生產汽車保險桿的大型設備,可以直接轉為生產引擎蓋、車門板等大型零件,無須額外投資。

東陽更陸續開發許多塑料零件生產的新工法,連汽車引擎室需耐受高溫的塑料進氣歧管也能做,大陸天津廠、福州廠更已開始生產塑料尾門板總成、塑料葉子板等零件。目前來自新能源車零件採購訂單累積已達11家共20款車型,看好輕量化零件將成東陽未來營運新支柱。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