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鐵路地下化11個站週邊 高雄鼓勵都更或拉皮

高雄鐵路地下化之後,原本的軌道地面,將成為綠園道,兩旁的住宅或店家,也將後院變門庭,都市景觀將大變身。圖:高雄都發局提供
高雄鐵路地下化之後,原本的軌道地面,將成為綠園道,兩旁的住宅或店家,也將後院變門庭,都市景觀將大變身。圖:高雄都發局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高雄市長韓國瑜重視都市更新問題,近期在市政會議聽取都發局專案報告之後,指示都發局加速推動都市更新、以及危老屋重建工作,並擇定重點地區加速辦理,高雄都發局長林裕益20日表示,已選定鐵路地下化之後,沿線的11個站週邊,面積達812公頃的街廓,列為優先輔導都更的地區。

高雄都發局長林裕益19日在記者會中表示,為了因應鐵路地下化之後的沿線景觀衝擊問題,目前已針對台鐵左營站到鳳山站之間,沿線15.37公里兩側,各約300公尺廊帶,總計812公頃的街廓,完成調查規劃,並評估、盤點出11處較具有都更潛力的老舊社區,列為優先輔導都更的地區。

這11個鐵路地下化站體週邊的11個社區,包括果貿國宅、內惟、青海/九如 四路間、鼓山車站、台電變電廠、三塊厝、高雄車站、民族國宅、科工南館、正義公園、以及曹公圳沿線等地區,他說,未來將規劃為都市更新策略地區,再依都更條例規定,爭取更高的獎勵補助誘因,加速鐵路地下化周邊的都更。

林裕益說,預定今年7月以後,都發局將協請當地里長徵詢社區意願,如有意願,高市府即結合都更專業輔導團隊,走入社區,進行說明會,並提供都更相關法規資訊及補助獎勵措施。

他表示,高雄市區長期以來,受縱貫鐵路阻隔切割,影響都市整體發展,鐵路地下化以後,正是推動都市更新的契機,原鐵道地面層約71公頃路廊,目前正由高市府水利局及工務局分段興建「綠園道」,全線完成後,將成為市民休憩、 綠意的生活空間。

林裕益指出,無論是台北市或新北市,過去都有成功案例,公有土地或私有土地都更、危老重建、或翻修拉皮之後,整體景觀都大幅改變,進而引進更多商業機能或休憩空間。

高雄隨著鐵路地下化及綠園道逐漸完工,也凸顯出鐵路沿線兩側的城市景觀問題,原鐵路沿線旁,不少住宅商家的「後院變門庭」,老舊破敗建築,將嚴重衝擊城市街景,因此,他說,實在有必要優先鼓勵辦理都更,營造高雄城市新風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