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保險局:IFRS17變數仍多 增資金額逾兆元非事實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灣壽險業因為IFRS17烏雲罩頂?外傳壽險業恐因此魔王會計增資逾新台幣1兆元,且六大壽險公司就要8,851億元,保險局20日發長文澄清,強調IFRS17至今仍在徵詢各界意見,方案仍有諸多變數,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說:「那個金額並不是我們認知的數字。」即增資逾兆元「並非事實」。

保險局強調,IFRS17牽涉層面廣且具高複雜度,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去年就決定再延後一年到2022年才實施,台灣接軌時程以國際生效日後「至少3年」,目前是2025年為原則,保險局會協助保險業順利接軌、降低衝擊。

壽險公會亦在20日以六點反駁所謂「台灣壽險業烏雲罩頂」,最主要是強調所謂增資兆元的部分,根本是多年前韓國的數字去推估,同時IFRS17除了有利差損的部分要增提準備金,但新保單有利差異,也會同步釋出準備金,必須綜合計算,不能只算單邊;同時計算準備金還有費差益與死差益,老壽險公司準備金反而會有下降空間,對財務影響如何,現在尚難論斷。

二是強調去年因資本市場波動造成的淨值下降部分已回升,淨值/資產比已回升到17倍,不是所謂的50倍;三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及穆迪對金管會近期監管政策及實施IFRS17具正向看法,如要訂定淨值比、保障門檻等,可降低壽險公司匯兌及投資風險,信評單位也給予正向肯定。

四即是前5月外匯準備金大量提存逾450億元,外匯準備金餘額可逾千億元,壽險業承擔匯率風險的能力已大幅改善。

五是2000年起利率下降,金管會已調降新契約責任準備金提存利率,壽險公司也積極銷售較低利率的保單,增加利差益貢獻,這段期間已長達18年,近5年大型公司的保險負債成本已下降50個基本點以上,因此所謂的大量增提,並不是事實。

六是壽險業在金管會要求下已逐年做準備金公允價值的試算提存、將負債項下的特別準備提存在特別盈餘公積項下、在淨值下提存特別盈餘公積等,以供未來接軌IFRS17穩定財務所需。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