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自今年1月中啟動第三期對中國大陸產製進口鞋靴產品課徵反傾銷稅,期限至2024年1月16日止。不過,關務署20日指出,如果部分陸商願意配合簽署「具結書」,限定出口到台灣價格不得低於我國一般市價,經核准可豁免反傾銷稅。
關務署表示,今年共有12家大陸出口商提出具結申請,其中只有ECCO SKO及賀星國際有限公司提出的具結價格符合部關稅稅率審議小組規定,可豁免反傾銷稅。
但另外10家如達芙妮投資、興昂裕元行銷等遭審議小組打槍,因為其具結價格仍有危害我國鞋靴市場之疑慮,因此還是要課43.46%反傾銷稅。
我國自2006年經調查後認定大陸製鞋靴已達到課徵反傾銷稅要件,在2007年3月16日至2012年3月15日對陸製鞋靴課徵反傾銷稅。
而2011年底又決議延長,啟動第二次反傾銷稅程序,時間為2012年1月13日至2017年12月12日。
在2018年「落日調查」後,根據經濟部產業損害調查,在2007~2017年即使對陸製鞋靴課徵反傾銷稅,但其在台灣市場市占率仍有三成以上,可見我國產業仍需反傾銷措施保護。
另外考量到在中美貿易戰之下,大陸可能對其出口產生貿易轉向效果,極可能善用已建立的行銷通路、讓大量低價鞋靴湧入台灣損害市場,因此經濟部建議財政部續課反傾銷稅五年。
財政部關務署考量經濟部調查後,在2019年1月拍板決定啟動第三次反傾銷稅率程序,對揚州寶億製鞋有限公司、香港威富有限公司、中國大陸其他製造商或出口商依序課徵五年反傾銷稅10.07%、4.56%、43.46%,落日期限至2024年1月16日止。
然而,12家大陸出口商認為出口價格有其調整空間,因此向我國海關申請具結方式,也就是承諾出口到台灣的價格與我國市價相近、不會損害市場,即可豁免反傾銷稅。
不過,本次12家闖關、只有2家經關稅審議小組核准過關,其他10家仍按照舊制課稅。而揚州寶億、香港威富因未申請,仍分別課徵10.07%、4.56%反傾銷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