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美企匯回更多海外獲利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2018年是美國減稅後的第一年,企業把海外獲利匯回本土規模高於政府原先預估,顯示減稅效果開始展露。

商務部周四表示企業去年把海外獲利匯回金額合計7,765.1億美元,較其3月估計超過1,110億美元。

首季匯回金額經季調後為1,002.5億美元,為2017年底通過減稅案後匯回規模最小一季,但仍高於2017年平均每季匯回規模。

共和黨2017年底力推減稅案目的之一,是為企業把海外獲利匯回消除各種障礙。財政部認為愈來愈多證據証明川普經濟政策正發揮作用。

在2018年實施減稅之前,企業把海外獲利匯回美國母公司,被課稅率相當高,企業為避稅而不斷把獲利再投資海外,或乾脆以現金或等同現金證券等方式持有而不匯回來。

減稅後對企業海外獲利課徵一次性匯回稅,大幅增加匯回意願。雖然2018年匯回金額高於商務部估計,但仍遠低於川普預期的逾4兆美元。

商務部指出從去年首季到2019年首季為止,政府減稅措施已實施五個季度,累計匯回金額8,767.6億美元。但政府數據無法分辨出這些匯回來的資金,有多少是在減稅前已停泊國外多年的海外獲利,或是2018年初開始賺的新獲利。

當初減稅目的是讓企業增加投資美國。標準普爾500大企業2018年上半年資本支出,較2017年同期大幅增加約21%,但2018年下半年支出放緩,規模跟2017年同期差不多。

企業在減稅後買回自家股票規模不斷創新高。標普500企業去年買回金額一季比一季高,全年合計買回金額8,060億美元,高於2017年的5,190億美元。

雖然2018年美國企業雇用人數和薪資均斷上升,但2019年來雇用人數的成長幅度和薪資增幅均放緩。專家認為除了減稅效果減退外,貿易戰升級讓企業投資態度變謹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