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社會長期追求經濟發展,導致嚴重的環境汙染與氣候異常,如何打造一個永續發展的環境已迫在眉睫。全球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長期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透過新興科技改善自身及客戶的生產流程,進而達成零排放、零廢棄的循環經濟;因此,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舉辦Go Green in the City綠能創意競賽,藉由青年創意家提出對未來永續發展的創新想法,為全球環境問題尋求新的解決方案。第九屆「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創意競賽台灣區決賽於日前落幕,元智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研究所林祐生及中山企業管理學系黃梅舒組成的「City Owes 2 Green」團隊,自數十所大專院校學生的創意商業提案中脫穎而出,將於八月底代表台灣參加亞太區準決賽競賽 (APAC Semi-Final) 選拔,爭取10月西班牙巴賽隆納舉行的全球總決賽門票,一舉贏得年度全球創新高峰會公開獲獎的殊榮。
獲勝的「City Owes 2 Green」認為,現在全球暖化嚴重,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CO2,因此提出用新興材料—石墨烯量子點(GQDs)作為媒介,安裝在建物的通風口,使建築與人體產生的CO2與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反應,將CO2轉化為甲烷、甲醇,收集後作為內燃機與機器設備的燃料*;此裝置可減少碳排放,並藉由回收利用在過程中產生的燃料來降低整體能源成本,亦可與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的物聯網平台EcoStruxure結合並應用在樓宇、能源及資料中心領域,達到完整永續的能源監控。石墨烯量子點不含高毒性金屬元素、結構穩定可長久使用,預期將成為未來生物、光電與能源領域的熱門應用材料。
今年施耐德電機「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創意競賽,台灣所有入圍決賽的隊伍成員都具有商管及理工背景,得以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發想創意商業提案,內容十分精彩,包括: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傅韋翔與何楨薈同學組成的「Infinite」應用機器學習技術來預測切割機的生命週期;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黃品誠同學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系陳智如同學組成的「Green Go」規劃了一套即使電力缺乏地區也負擔得起的能源供應鏈商業模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徐尚仁與陳卉芯同學組成的「MIB」則提出智慧建築空調解決方案,應用人工智慧並結合各式監控、感測器,提高人體舒適度也同時降低能源消耗,達到環境友善。
施耐德電機台灣區總裁毛莉莉女士連續兩年擔任賽事評審,她表示,「Go Green in the City全球綠能競賽在去年一共有來自163國、超過兩萬四千名的青年學子參與,已成為全球學生發揮創意及專業的創新平台。我們期望藉由這個競賽平台,讓學生們有機會發揮影響力,表達並實現他們對未來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構想。今年台灣的參賽隊伍充分展現了對現行市場、應用技術的了解,運用其創新的想法打造出可具體實踐的商業構想,讓人驚豔;比賽全程以英文進行簡報及問答,台灣學生不僅應答如流,台風也十分穩健,充分展現學子們未來在國際上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