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臺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中華媽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今(6月25日)在臺北馥敦飯店貴賓廳,會見以棗莊市台辦主任項允剛為團長、來台從事文經交流活動的山東省棗莊經貿文化交流團一行7人。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鄧岱賢、郭冠英、孫揚明、陳曉珍、林芳忠等20餘人皆在場。

陸炳文博士熱烈歡迎訪團,他指出:「台兒莊大捷,史稱台兒莊戰役、台兒莊會戰和血戰台兒莊,因台兒莊在棗莊市,故也稱為棗莊戰役;此次國軍奮勇抗敵,大敗來犯日軍而告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日中的第一場關鍵性戰役,而且是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大大鼓舞了軍民同胞的抗戰熱情,振奮了全民族抵抗日寇侵略的士氣,所以值得大書特書。」
「今日諸君全來自棗莊,團員中多為書法同好,我們都愛山東大饅頭,因此特別強調你我,彼此具有三大情愫:一、因為棗莊大捷,而有血濃於水之、高貴的革命情感;二、因為同好書法,而有筆墨交融之、高尚的家國情懷;三、因為山東饅頭,而有揉合麫團之、高筋的綿密情操。」陸炳文說。
事先得知今歲五一期間,山東台兒莊古城媽祖廟,景點這一帶人頭攢動,當地信之者眾拜媽尤多,旅台虔誠媽祖信士炳公,旋即以相關書作數件,與棗莊赴台訪團結緣,由項團長代表全體受贈,其一書寫文字,取材自梁啟超讚國父孫中山,1900年首謁臺北府城大天后宮,之後所撰聯句:「向四海顯神通,千秋不朽;歷數朝受封典,萬古流芳」。

席間有人提到,山東棗莊的古鼎,神似廟前設置香爐,爰去(2018)年此時,棗莊滕州市大韓東周墓地,有了新的考古發現,墓57發現了3座青銅鼎,考據應該是春秋晚期之物;在古代中國,諸侯爭霸天下,亦被稱作「問鼎中原」。眾所皆知的鼎,可用作烹煮食物,有如數千年來熬粥,是我國青銅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也被古人視為立國重器,在中文相關詞句亦多,譬如:「鼎力相助」、「香火鼎盛」、「大名鼎鼎」、「調和鼎鼐」、「一言九鼎」……等,這些都表明了所謂「鼎」者,此器物的顯赫和尊貴。(圖/陸炳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