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業務不好做 資深前輩:入行先評估兩要點

圖/PhotoAc
圖/PhotoAc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想追求高薪,不少人會先想到業務、銷售類工作,而且工時彈性、不必一直做辦公桌,也是許多社會新鮮人想要嘗試的自由工作,但在業務圈打滾超過10年的楊先生建議,想要投身這工作之前,最好先評估,夠不夠韌性、自制力夠不夠強。

據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統計,今年1至6月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職求才概況,業務、銷售人員的求職人數為1萬6,042人、企業開出求才人數2萬343人,求供倍數為1.27,代表每個求職者有1.27個業務、銷售類工作機會,與去年同期相比,求才情況小增3.79%,今年工作機會較去年增加。

而上述的「業務、銷售人員」包括民間團體高階主管人員、行銷及有關經理人員、廣告及行銷專業人員、醫療及其他技術銷售專業人員、商業銷售代表、不動產經紀人及電話及網路行銷人員等以下專業人員。

新鮮人求職 這類學門含金量高 平均薪資達4萬8

新鮮人求職 履歷撰寫把握3重點

9種求職爆雷面試主管 網友喊立馬快閃

不少業務前輩都會奉勸新進業務要「不要臉」,但楊先生認為,業務的自制力要很強、對自己負責。舉例來說,一個新進業務要熟悉責任區內,其實要很常走動,跑一次、兩次,甚至三個月、一年,慢慢跟客戶混熟,「至少他們要知道我是誰,要買東西會想到我」,不然業務時間太彈性,很容易把偷懶變成習性,這樣業績就不會好。

從事業務工作超過10年,楊先生說,最難克服的就是身心的疲累,特別是心裡的勞累、加上業績壓力,「有時候睡覺的時候,腦袋也都停不下來」,他也建議,如果想從事業務工作的新鮮人,最好能找到紓壓管道、排解工作挫折,「可以讓腦袋完全下班、暫時不去想工作」。

另外,楊先生也指出,不少後進業務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抗壓性不足、常常換工作,「會看到有些業務因為業績不好、在某些區域長墊底,就一直在換工作」,但這並不是個好習慣,「因為只是一直重新開始」,不管是人脈、經驗都沒有辦法有很好的累積。

楊先生建議,業務、銷售工作的這口飯並不好吃,工作上常會遇到挫折,要靠很高的自制力、培養出好的工作習慣,還要能適時化解工作壓力,「要讓自己夠穩、打不死」,才能站穩業務工作、進一步追求高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