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周獨家披露老牌油脂大廠福懋油意外「變天」,引起企業界及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市場專家指出,「福懋油案」如同掀開潘朵拉的盒子,倘若主管機關不儘速修法補破網,未來恐有更多企業面臨同樣風險,尤其中小型上市櫃公司首當其衝。福懋油是國內獨董合併選舉制施行以來的第一家「受害者」,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據金管會法令函釋,上市櫃公司須按股本大小分階段設置審計委員會。其中,實收資本額20億以上、未滿100億的上市櫃公司,今年度將全數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106~108年);緊接著,實收資本額未滿20億的上市櫃公司,也將在109~111年陸續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替代監察人。而審計委員會即是由全體獨立董事(不得少於3人)組成。
換言之,未來三年將是國內中小型上市櫃公司「密集」適用新制的時期。專家分析,「福懋油案」成為首家「驗證」新制度確實有重大漏洞的公司後,明年起股本20億以下的企業將全面適用,而這類中小型企業最容易成為有心人士狙擊的目標,加上福懋油的示範效應,可以預見的是,明年起經營權之爭恐層出不窮。
福懋油變天系列報導》
市場人士進一步指出,由於獨董組成的審計委員會,掌握重大議案的審議權,還有查帳跟表決權,更可召開股東臨時會,足以對公司治理帶來關鍵性影響。因此,現行董事選舉制度採一般董事跟獨立董事「合併選舉、分開計票」的作法,將衍生至少三大漏洞:
一、多數輸給少數!從此次福懋油案來看,市場派分別用12.3%左右股權重押3席獨董,使原公司派配票達10.4%的1席獨董「高票落選」;而市場派分別配票5.37%、4.78%的兩席董事卻能「低票當選」(兩席董事合計股數還低於公司派落選的1席獨董)。最後原公司派以合計50.7%過半持股,竟輸給市場派的47.1%股權。
二、少數掣肘多數!由於獨董權限很大,即使市場派沒有取得過半董事席次,但只要持股三成以上,且配票策略成功,就有機會取得多數甚至全數獨董席次,從而處處掣肘、乃至癱瘓公司營運。
三、選舉變成對賭!獨立董事合併一般董事選舉卻分開計票,導致公司派在董事會改選時,既要兼顧權限較大的獨董席次過半,又要力保全部董事席次過半以掌握經營權,因此配票難度極高,即使如福懋油一般掌握過半股權,卻找不到一種「穩贏不輸」的配票方法;基本上,現行制度就是賭對方的策略,猶如牌桌上的「對賭」。
專家表示,主管機關的美意是為強化公司治理,但透過「福懋油案」的慘痛教訓,驗證現行制度確有重大缺失,尤其對中小型企業而言,該新制不僅無助強化公司治理,還大幅增加公司治理的「不確定性」;正本清源之道,應儘速修法,如同舊制董、監事分開選舉一樣,將一般董事跟獨立董事分開選舉,才能避免「福懋油效應」持續發酵,危及資本市場穩定及公司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