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進入負殖利率時代,加上全球央行大肆購買黃金,策略師看好黃金後市,有人樂觀到上看2,000美元。
全球負殖利率債券總規模已達14兆美元,近來數據亦顯示,全球央行紛紛增持黃金部位,加上市場動盪、全球經濟前景看疲,金價日前每盎司已站上1,500美元,創6年新高。
TD證券商品策略師賈利(Daniel Ghali)表示,「我們設定的短期目標價是1,585美元,長線一樣是看多,未來幾年內將挑戰2,000美元。」
全球降息風潮起 金銀價格急彈
美國聯準會降息後,美中貿易戰情升溫,人民幣急貶之後,鄰近的亞太國家央行感受到威脅,紐西蘭、印度和泰國央行聯袂降息,且降息幅度高於預期,「競貶」意味濃,投資人關切貨幣戰的可能性。
各類資產呈現震盪,黃金白銀一躍為市場寵兒,近三個月黃金、白銀漲幅都約15%,若再看近一個月表現,黃金漲幅6%,白銀漲幅達11%,說明白銀爆發力可觀。
元大ETF研究團隊表示,根據回測資料統計,可以發現黃金白銀走勢有三大特色,首先,具有「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特性。
統計2000年來,幾次黃金白銀多頭期間表現,例如2005年6月~2006年4月期間,因經濟成長帶動原物料需求,黃金現貨漲幅達50%,白銀現貨漲幅突破100%;下一次再有表現的時間來到2011年1月到4月期間,因寬鬆貨幣環境與避險需求推升,黃金現貨漲幅約18%,白銀現貨漲幅約75%。
其次,白銀與黃金走勢高度相關,近十年統計顯示,黃金與白銀價格相關係數高達0.8以上,而白銀歷史波動程度約為黃金1.7倍,有機會在多頭趨勢下比黃金出現更大震盪。
這是因為白銀價格較低,市場也較小,很容易脫離基本面價格而有較大波動,如上述資料所示,在貴金屬多頭期間,白銀漲幅常超過黃金,相對較有投機屬性。
最後,白銀一向被視為黃金的替代品,走勢一般皆會落後黃金,也就是說當金價經過一段漲勢走高後,投資人轉向買入白銀來取代黃金投資,使得白銀漲勢發動時點通常會略落後於黃金。白銀價格目前雖然上漲,來到17美元附近,但仍是歷史相對低檔位置,落後補漲力道值得留意。
目前全球偏向寬鬆貨幣政策環境,加上美中貿易戰沒有落幕跡象,市場擔憂貿易戰擴大衝擊實體經濟表現,加上各類資產價格都在相對高檔之際,都凸顯黃金白銀的避險特性,推升黃金、白銀價格漲勢凌厲,只要上述影響金銀價格的因子沒有改變,後勢仍值得期待。
建議投資人掌握黃金白銀的投資爆發力與價格高相關特性,短線漲幅已高,因此建議買黑不買紅,分批布局,可以黃金部位為主,搭配白銀部位,搭上久違行情。(工商時報 陳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