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昇華計畫緬甸、美國設點 下半年拚損益兩平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影視製作商昇華(4806)重新出發,董事長俞惟中表示,今年已辦理三次私募、募集7,842萬元,總算完成CB清償;同時藉此引進新股東開拓新商機,8月將兵分兩路到緬甸、美國了解市場,進一步設子公司,拓展戲劇委製與頻道經營業務,下半年拚損益兩平。

8月初,緬甸最大電視台Myanmar Media United台長訪台,兩者簽訂MOU,MMU初步規劃將旗下戲劇台、購物台交由昇華經營,正要起飛的緬甸百業待興,昇華將採取入股合作方式,以戲劇先行,從電視台做起,未來整合昇華股東的資源多元發展。

昇華藉由私募引進一批新股東,涵蓋建築、土地開發、金融及補教業等產業背景與人脈,可望讓公司朝戲劇、土開等多元發展,降低營運風險。

為充實營運資金,昇華12日董事會決議發行私募普通股6,000張,參考價12.13元,年底前另將發行三次各6,000張私募普通股;13日召開股臨會,全面改選9席董事及2位監察人,新任王進祥(春祥興業董座)、湯劍雄(傷殘宏恩協會理事長)、蔡彥欣(創新發明聯合總會榮譽理事長)等三席董事。

昇華上半年營收935.8萬元,由於提列應收帳款備抵呆帳跟戲劇庫存減損,法人估,昇華可能仍處於虧損狀態,但7月營收969萬元,年增4倍已有起色,若持續大陸戲劇委製業務量,加上海外市場開拓,有望拚損益兩平。

俞惟中表示,台灣這2、3年大環境不佳,昇華戲劇委製業務主要來自大陸,今年上半年完成如花木蘭委製的「18不受限」首季製作,中央電視台委製的「奔跑的鴨蛋」也已開拍,下半年還有2~3部陸劇委製開拍。大陸拍攝戲劇成本高,透過昇華在台團隊製作,製作費比大陸省一半,昇華則可獲得委製代工收入,毛利率約為製作費的10%上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