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文化部1年3億 重新定義社造

文化部長鄭麗君、台中市副令狐榮達與石崗媽媽一起宣布全國社區營造會議啟動。圖/邱莉玲
文化部長鄭麗君、台中市副令狐榮達與石崗媽媽一起宣布全國社區營造會議啟動。圖/邱莉玲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打造明日台灣的競爭力,文化部為即將邁入第三個10年的「社區總體營造」,首度打破單一地域概念,從鄉村擴及都會,並加入性別平權、移工、新住民等多元社群議題與網路,聚焦人口與產業問題的解方,文化部為支持這項重要文化行政推動,這三年平均一年投入2.9億元力挺!

文化部長鄭麗君14日表示,將以「NEXT明日社造」為主軸,從8月18日起在北、中、南、東與離島辦理12場分區論壇,擴大民眾參與,彙集各界意見,最終在11月30日、12月1日召開首次全國社區營造會議,透過跨社區的議題凝聚社會共識,重新定義社造。

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表示,以往社造偏重鄉村,聚焦產業創生,隨著現代人往都會集中,都會型社造也有其必要,不只要關照人口與經濟的議題,還有社群網絡議題。

選在921震災20週年前夕,鄭麗君也特地走訪台中多個文化平權及社區營造團體,並藉此宣示全國社區營造會議系列論壇正式啟動。

在台中的老城區已開始透過社區營造點計畫,促進非同溫層認識性別議題,1095文史工作室與印尼小吃店圖書館-尤莉的店也打造平台,讓外界更理解在台工作的跨國移工,何以藉由車站等交通便利節點作為同鄉聚集地,以及婚姻移民、東南亞華人開設的商店,如何成為移工獲得安全感與心靈慰藉的地方。

受921地震重創的石崗也被視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最佳實踐場域。在產業創生方面,盧思岳表示,石崗在災後開始引進休閒民宿產業,隨著東豐自行車道開通,這是台灣第一條由鐵路改建的專用自行車道,總長逾11公里,其中有6公里都在山岡,也帶動休閒人潮湧入,粗估一年吸引百萬人潮,是台灣遊客最多的單一景點,帶動20、30家腳踏車出租店,以及20家休閒民宿、逾10家餐廳與咖啡廳等產業崛起,為這個人口僅1,500人的小鎮帶來經濟效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