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職安署不顧工具機業反對,8月1日如期實施傳統手動車床、搪床及銑床安全認證,嚴重衝擊國內中小型工具機廠生計,又逕自宣布協同作業用途之工業用機器人,將從民國109年9月1日開始實施;非用於協同作業用途之工業用機器人將從民國110年9月1日開始實施。
社團法人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簡稱智動協會)今(15)日發聲明,工業機器人源頭管理政策草率登場,加重打擊台灣製造業發展,籲請勞動部延緩實施,並明訂管理範圍。
智動協會指出,勞動部職安署今年5月22日悄悄公告工業機器人納入源頭管理,引起國內外機器人業者一陣恐慌及嘩然。經過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智動協會)不斷溝通及要求,勞動部職安署7月31日及8月5日曾兩次召開「指定工業用機器人列入源頭管理作業協調會」,智動協會邀請涵蓋國內外機器人業會員,總計20多家廠商、50多位代表,向勞動部職安署發聲,並請求延緩實施及明訂管理範圍。
智動協會表示,工業機器人源頭管理美意以勞工安全出發,政策著眼點立意雖佳,但執行過程手法,卻十分粗糙。不僅未在公告前與業者有效溝通,更完全忽略廠商因應法規所需準備的時間,甚至於如何達到法規要求的技術能力、文件等都釐不清楚。倉促公告帶給業者十分不確定因素,嚴重影響廠商營業與生存。產業百思不解,難道就只因為施政績效及達到計畫目標,就可不顧產業發展及廠商應有的生存空間嗎?也因為配套措施,無法有效提出,將會造成國內為朝向智慧製造發展卻買不到工業機器人產品可使用的窘境。尤其是美中貿易影響下,業者紛紛回國投資及建置智慧化工廠下,卻在此時阻擋最重要的關鍵性產品機器人,勢必加重打擊台灣製造產業的發展。
智動協會指出,勞動部職安署在這兩次會議當中,以協調之名卻不顧智動協會與業者聲音,強硬之態度讓協會無法苟同,更在兩次溝通會議中出爾反爾,並擺明已接納兩個公會的意見。第一次會議已跟業者承諾限縮只管理協同作業機器人,卻在第二次會議就逕自調整為兩階段執行源頭管理,其中用於協同作業用途之工業用機器人,將從民國109年9月1日開始實施;非用於協同作業用途之工業用機器人將從民國110年9月1日開始實施。
智動協會表示,勞動部職安署去年2月職安署已公告更新「工業用機器人危害預防標準」,針對雇主使用工業用機器人及協同作業工業機器人進行規範。工業機器人與一般機械設備不同,進口或製造並不知道會應用在何處。智動協會強烈要求,職安署編列預算宣導工業用機器人正確使用方式,降低使用不當,造成的安全風險性。
智動協會表示,職安署必須在配套措施及驗證能量完備,確認業者能力及符合標準所需準備期,並盡快及加速與業者進行檢測驗證或轉證等技術性問題討論與確定後,再評估實施。同時,也要提供相對應補助資源,協助業者產品盡速符合標準,才能帶動台灣機器人製造端及使用端產業蓬勃發展。
智動協會指出,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會員組成結構機器人業者占比低,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以工具機為主,多是工具機來搭配機器人一起銷售,並非有機器人製造商為會員。智動協會是擁有機器人及系統整合廠商約500位會員代表,才是台灣在機器人及系統整合唯一且正宗的代表性協會。因此,呼籲政府應重視智動協會會員的權益及心聲,並非兩個公會說了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