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14日遭遇今年來第二大單日跌幅,主要是受到美國中國間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影響揮之不去,德國與中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疲弱不振,加上投資人持續關注的美國10年期與2年期公債殖利率差出現2007年以來首次倒掛,加深全球經濟衰退將至的擔憂,最終標準普爾500指數單日收跌2.93%,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12個基本點收在1.58%。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市場常將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變化作為觀察全球經濟走向的重要指標,並將10年期公債與2年期公債利差轉為負值視為經濟即將邁入衰退;儘管如此,回顧過去歷史上7次經濟出現衰退,當殖利率曲線反轉後,平均美股(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為例)仍8個月的上漲走勢、正式邁入衰退尚需14個月的時間,建議投資人現階段不應過度悲觀解讀殖利率反轉,反而是將其視為資產配置調整的信號。
陳若梅分析,金融海嘯後的多頭走勢已邁入第10年,美國的經濟正處於景氣擴張的中後階段,需要更加謹慎看待經濟動能變化的訊號;雖然美中貿易摩擦增添了前景的不確定性,美國在民間消費的總經數據方面相對持穩,且貨幣政策積極預防下檔風險的態度明確,我們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將是轉向趨緩而非立即的衰退。
不過,陳若梅提醒,有鑑於市場波動升高、下檔風險短時間未能去除,建議投資人應在投資組合中提升高品質資產的佔比,以降低短線震盪帶來的影響,像是與公債走勢連動度高的美國複合收益債券、具防禦型性質的高息資產,以及多重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並更加靈活機動的審視投資組合狀況。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自2015年聯準會首度升息後,短天期的殖利率因指標利率的帶動而持續攀升,但在全球央行流動性並未大幅收緊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受到壓抑,已令殖利率曲線的預測效果大打折扣,加上川普一路以來難以捉摸的行徑加大市場的不確定性,8月初宣布再度調高關稅的動作,再次挑起全球投資人緊張的情緒,近期中國處理香港抗爭的新聞以及最新公布的全球經濟數據,亦令短線避險需求大增,皆是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持續走降的原因。
黃奕栩說明,根據前3次的經驗,殖利率反轉多是發生在聯準會持續升息的過程當中,顯示短天期資金成本大幅拉升對於經濟動能轉弱的影響,然而,目前聯準會貨幣政策態度明顯轉向寬鬆,市場預期年底前至少降息2碼的機率高達九成之上,對於景氣的延續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