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都過於自信。在很多方面,對自己能力的信念是一種成功的自我應驗預言,但在金融市場上,過分自信會嚴重破壞績效。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民調,94%的美國人表示自己有中上的誠實度,89%認為自己有中上的常識,86%認為自己有中上的智慧,79%認為自己外貌中上。─查克.謝潑得(Chuck Shepherd),《奇聞軼事》(News of the Wired)
在美國,自負的養成很普遍。大家認為自信相當重要,所以學校課程的設計就是為了培養小孩的自信。基本上自信是件好事,人如果缺乏自信,就無法接受挑戰或冒險。
自信的問題在於所謂的「過分自信」,就像上述引言所示,大部分的人都過於自信。在很多方面,對自己能力的信念是一種成功的自我應驗預言,但在金融市場上,過分自信會嚴重破壞績效。高度自負與控制錯覺都是造成交易實驗中受試者績效欠佳的原因。
大部分的人接受訪問時,都表示自己是中上的駕駛、情人、運動員或投資者,但是怎麼可能大部分的人都屬於中上族群?顯然有人高估了自己的天分。
有些人生理上就有自負傾向(尤其是年輕人),有些人的自負則是日積月累的。
自負有很多種,一種是「中上效應」造成的。研究人員請受試者評估自己的能力,例如駕駛技巧、運動實力或經營能力,結果發現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能力中上。每個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根據研究,65%到80%的人認為自己是中上的駕駛者。事實上,十個男人中有九位都表示自己的性器官比平均值長。
另一種自負是所謂的「誤判」。有些人高估了個人知識的準確度,他們使用的信賴區間過於狹隘。研究人員請執行長估算公司的年獲利範圍時,實際值十之八九會落在90%的信賴區間中。誤判的執行長多數預測的獲利範圍過於狹隘,導致實際獲利值落在90%的信賴區間之外。
在一項為期多年的調查中,研究人員請財務長針對明年股市收盤價,提出80%的信賴區間預估值。他們把4,300多個預測值和實際股價相比時發現,只有30.5%是落在財務長設的信賴區間中。大家可能會希望財務長對個人財務預估的有限能力有更多的了解。
第三種自負是指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掌控隨機獨立的事件,也就是所謂的「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很多人誤以為他們可以控制、預測或影響隨機事件。以下是誘發控制錯覺的實驗。
在「動過手腳」的拋硬幣實驗中,研究人員請受試者預測拋硬幣的結果。研究人員故意讓每位受試者都可以剛好「猜對」30次拋擲中的15次(50%的命中率),而且又刻意讓三分之一的受試者前面四次都猜對,三分之一是前五次猜錯四次,另外三分之一的命中率則是隨機。
所有受試者完成實驗後,研究人員請他們回頭估計命中率,前四次都命中的三分之一受試者估算的命中率比其他人高出許多,研究人員問他們再拋100次硬幣的機率如何時,他們覺得後續的實驗機率會更高。整體而言,有40%的人認為他們的績效會隨著練習而改善(即使他們明知拋硬幣的機率是隨機的)。所以,研究者的結論是:早期連續成功會讓人認為是技巧使然,進而讓受試者預期未來也會成功。
一開始的獲利會增加個人預測賭局結果的信心。在多頭市場中,幾乎人人獲利;在多頭市場期間開始投資的散戶很快就會認為自己有選股的天分或技巧。華爾街有句俗諺:「多頭市場中,眾人皆天才。」早期獲利者比較可能在市場反轉時仍持續買進股票,因為他們很早就相信自己有投資天分。
自負其實會改變人的記憶,過往記憶會為了呼應目前的自負而產生偏差。人的大腦先天對獲利的記憶就強過虧損的記憶。而且,多數人會「誤記自己的預估,以便事後誇大自己的先見之明。」另外,我們很容易把負面結果怪罪到不可控制的環境上,把正面結果歸因於自己的先見與專業。人往往會把成功歸結於個人的判斷與專業預估能力,而把損失歸因於無人可預估的外部力量。
專家特別容易出現自負心態。或許是因為社會共識認為他們應該比其他人更博學多聞的壓力,導致他們會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財金專家、創業家、投資銀行家、管理高層與經理人17,18等專業人士普遍決策時都有自負傾向。
有些條件會讓自負現象迅速消失,例如決策過程中有以下情況時:(1)可預測性高;(2)迅速針對判斷的準確度做出回應;(3)重複性高。因此,專業橋牌手、賭馬者與氣象學者的預測會比較準確。
金融市場的特色是報酬不穩(可預測性低),交易頻率不定(有時進出頻繁,有時毫無動靜)。對交易員來說,他們可以獲得迅速精確的回應,但是回應並不穩定,需視市場情況而定。投資人獲得的回應更少,所以投資人自負的問題特別嚴重。一般而言,自負的投資人相信他們可以取得高獲利,所以他們會頻繁交易,低估相關的風險。
(本文摘自理察彼得森著《交易心態原理:避開思維陷阱,克服決策障礙,改善投資技巧的大腦革命》,八旗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