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德國Q2經濟萎縮 梅克爾愛將:維持平衡預算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在憂慮德國經濟放緩之下,部份左派政客跟一些產業界大老站出來呼籲政府,應丟棄平衡財政預算準則,讓更多資源投入更多公共項目投資來促進經濟成長。執政的基督教民主黨(CDU)黨魁認為加快投資是首要任務,但不代表要廢棄預算準則。

德國第二季經濟因出口下滑而萎縮,讓人愈來愈擔心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正瀕臨衰退,外界不斷要求放棄目前平衡準則,讓政府透過發行新債來提供振興經濟所需要的資金。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愛將CDU黨魁克朗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或稱AKK)認同必須進行公共項目投資,目前已經有聯邦預算可用來投資交通等基礎建設。

對於是否為促進經濟成長而放棄過去嚴謹的平衡預算準則,2018年12月才成為黨魁的AKK向媒體表示,過去的經驗告訴她,要達到經濟表現好的目標,跟平衡預算準則之間並沒有互相違背。

她強調目前遵守的準則是明定在憲法之中,只有在危機或緊急狀態之下才能例外。但她認為現在沒有必要把這準則放在一邊。

在必須平衡財政預算的準則下,限制了政府發行新債的空間,從而減少了政府可增加投資公共項目所需要的資金。

雖然AKK基本上反對為目前經濟狀況而放棄平衡準則,但其立場仍然較許多保守派政客的態度稍為柔和,像前財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就把此準則視為天條,堅持零赤字的財政預算。

AKK認為目前沒必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去穩定德國經濟,反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著手處理官僚制度拖慢經濟投資的問題。

專家評估,若政府願意放緩平衡預算,2020年就有發行將近50億歐元新債的空間,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每年發新債規模可增加至100億歐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