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阿根廷沒錢?總統候選人:IMF協議需重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今(8/19)國際相關新聞的重點摘要如下:

1.阿根廷還不出錢 總統候選人:IMF協議需重談

阿根廷總統大選目前領先的反對派候選人艾柏托.費南德茲表示,依現況來看,阿根廷無法償還國際貨幣基金貸款,「實質上」債務違約,應和IMF重新磋商紓困協議。

中間偏左候選人艾柏托(Alberto Fernandez)在11日的總統預選中大幅領先現任保守派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可望贏得10月27日總統大選。艾柏托的競選搭檔是前總統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

金融市場聞訊重挫震盪,迫使馬克里承諾推出新措施,提高薪資並減稅,同時不再推動國際貨幣基金(IMF)支持,但不受歡迎的撙節措施。

艾柏托告訴阿根廷「號角報」(Clarin):「我會說唯一不容置疑的事實是根據這些條件,阿根廷無法償還所承擔的債務。」

「我們必須瞭解我們實質上違約,這正是阿根廷債券何以淪落到目前價位的原因,因為市場清楚阿根廷還不出錢。」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2018年和IMF達成一項金額560億美元的紓困貸款協議,以穩定外匯市場,但上週的總統預選結果導致阿根廷披索暴跌20%,股市狂瀉30%。

財政部長杜耶夫尼(Nicolas Dujovne)昨天請辭下台,而由和政壇關係良好的德高望重經濟學家拉昆薩(Hernan Lacunza)接任。(中央社)

2.貿易戰中學教訓 南韓將加強發展高新材料

日韓貿易戰越演越烈,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今天發布報告指出,南韓應大力推進高新材料和設備競爭力的「國家戰略計畫」,提升南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這項計畫反映在南韓政府5日公布的「材料、零組件和裝備競爭力強化對策」之中。

報告指出,在第4次工業革命到來之際,國際貿易環境不斷實現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體系重構。過去30年來形成的全球價值鏈4大生產中心分別位於北美、中國、歐洲和東協。目前,南韓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率約為62.1%,排名世界第4。

報告稱,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雙方不斷提高零組件和材料的自給率,這對南韓來說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南韓手機、半導體等產業超越日本後,在材料、裝備技術方面仍深受日本的影響。

而中國發展相關產業之際,南韓也可透過為中國提供材料和裝備來實現雙贏,進而確保南韓相關產業未來10至20年的成長動力。

報導指出,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官員表示,南韓應進一步加強材料和裝備產業的競爭力,以克服日本出口管制帶來的影響,在國際貿易秩序變化的浪潮中,保障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此外,報告強調南韓應抓住機遇,搶佔電動汽車、智慧電器等新產業的全球價值鏈。

日本經濟產業省7月4日起實施對出口南韓的含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劑(Resist)及蝕刻氣體(Etching Gas)等3項關鍵電子原料加強管制,引發南韓不滿。接著日韓兩國互相將對方從貿易優惠名單中剔除,日韓貿易戰越演越烈。(中央社)

3.紀念波海人鏈示威30週年 200輛老爺車橫越3國

數百輛老爺車18日啟程準備橫越波羅的海3國,紀念「波羅的海之路」示威30週年。1989年8月23日有超過100萬人手牽手串成人鏈,穿過波海3國,表達脫離蘇聯各自獨立的訴求。

立陶宛網路媒體「立陶宛15分鐘」(15min.lt)報導今天這場盛事。約200輛古董老爺車插上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3國國旗,伴隨著路旁民眾的歡呼聲,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中央廣場啟程,展開串連3國的旅途。

車隊將在20日抵達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沿路將安排一些音樂會活動。

1989年8月23日波海3國民眾串起長達675公里的人鏈,又稱為「波羅的海之路」(Baltics Way),連接維爾紐斯、拉國首都里加(Riga)和塔林,主要是為紀念1939年納粹與蘇聯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50週年。這項聲名狼藉的條約劃分2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導致波羅的海3國遭蘇聯併吞。

參與的老爺車款涵蓋2個世代,從1930年代出產的賓士(Mercedes-Benz)和林肯(Lincoln),到1980年代蘇聯時期的伏爾加(Volga)和拉達(Lada)都有。

活動發起人艾諾利斯(Egidijus Einoris)表示:「波羅的海3國所有人民30年前就團結在一起了,我們現在設法重現當時情景。」

參與老爺車串聯活動的史克杜拉斯(Raimundas Skridulas)說,波羅的海之路是蘇聯時期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之一,更是令波羅的海3國600萬民眾「生命改變的關鍵」。

坐在1972年出廠賓士車的60歲史克杜拉斯告訴法新社:「我們當時在立陶宛北部的帕內韋日斯(Panevezys),這代表了一切,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為美好。」

在1989年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國。

波羅的海3國在1991年獲得國際承認,隨後在2004年加入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中央社)

4.福島核電污水排入海 南韓召見日本公使討交代

南韓外交部氣候環境科學外交局局長權世重今天召見日本駐韓大使館經濟公使西永知史,並將提交照會,對福島核電站污水排入大海表示憂慮,並要求日本政府說明污水處理計畫。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根據照會,南韓政府將福島核電站污水處理結果對兩國人民健康、安全乃至與海洋為鄰的所有國家造成的影響,視為異常嚴峻的問題,並要求核實國際環保團體有關核電站污水入海的報導,就今後處理計畫給出正式答覆。

南韓還要求日本向國際社會更具體、透明地說明福島核電站污水處理計劃相關對策。

報導指出,權世重計畫提議兩國共同謀求防止福島核電站污水處理影響南韓國民健康和安全、周邊海洋生態系統的方案。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一位專家撰文指出,日本計畫向太平洋排放100萬噸福島核電站污水,南韓難免遭到影響。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金仁澈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南韓政府將積極應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排污入海的問題。(中央社)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