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actSet調查,中美貿易衝突升溫,S&P 500企業近期提及「關稅議題」的家數達124家,較上一季增加四成左右。不過,若就11大產業觀察,只有公用事業提及關稅的企業家數維持不變。
法人指出,公用事業為民生必需品,與貿易戰的連動度相當低,加上高股利的保護,受衝擊有限,往往成為資金避風港。
進一步觀察11大主要產業,資訊科技業中,擔憂關稅衝擊的企業家數,從上季的6家跳增到17家,增加最多;反觀公用事業產業,擔憂本波關稅衝擊的企業家數維持不變,仍然只有7家。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公用事業產業主要包括:水、電、瓦斯,以及鐵公路、橋樑等,屬於民生必需品,也是各國的基礎設施項目,所以會由政府提供特許執照,允許合理的利潤空間,以確保不虞匱乏,受到外在貿易衝突影響自然有限。
同時,因為長期營運穩健,這些企業有能力配發高額的現金股利回饋股東,具高股利特性,而具「股息與成長」雙優勢的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自然容易吸引資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