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傳統商圈淪亡?老謝:空置店面像傳染病蔓延

台北市昔日熱門商圈冷清,不少店面都高掛出租布條。圖/本報資料照
台北市昔日熱門商圈冷清,不少店面都高掛出租布條。圖/本報資料照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網購電商崛起,讓不少實體店面面臨挑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經濟型態改變,電商逐漸取代傳統零售業,加上一例一休加重成本,很多零售、小吃攤、小型精品店退場,商圈式微已常態化,過去買店面出租是一本萬利的搖錢樹,現在回報率走低,若業主仍堅持高租金,恐便成長期空置戶。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台北市六大熱門商圈,除了西門町商圈,像是天母、民生東路、師大、東區和晶華商圈都出現店面空置的現象。

例如,過去都是名牌精品林立的晶華商圈,現在卻冷清可怕,忠孝東路商圈也是,一整排好幾個店面待租,整條馬路突然空出好幾個店面,這樣的惡性循環如傳染病一樣蔓延。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透露,高房租比高房價還具殺傷力,擬徵收「空店稅」搶救店面。謝金河提到,最近麥當勞在永福樓的店面,業主原本要求每個月漲價20萬元,麥當勞無法接受,經協商後租金反降20萬元,雙方創造雙贏。

謝金河提醒,若業主仍堅持高租金,恐便成長期空置戶,像他在晶華商圈看到有些店家紅色布條已經貼了很久,依然乏人問津。

全球不動產流通協會理事長李同榮也在該篇文章下方留言表示,他在幾年前就已警告,面對百貨、賣場、網路購物三路夾攻的競爭環境不利因素,往後幾年將會是血淋淋的「傳統商圈店面淪亡錄」。

文章來源:謝金河臉書

(中時電子報 徐慈薇)

相關新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