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元旦起將調漲基本工資,月薪從2萬3100元調升至2萬3800元,是蔡政府上任來第4度調漲基本工資。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南韓為例,雖然加薪是好事,但是加得太猛,企業承受不住,沒有企業敢加聘人才,現在南韓的年輕人都抱怨,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登天還難。
謝金河以「加薪也有極限!以文在寅為鑑!」為題在臉書發文指出,基本工資日前拍板定案,最低工資及每小時最低時薪的調整,勞團堅持要調升5%,最後以3%拍板,調整後的最低時薪是158元,每月最低工資是23800元,企業界雖然大喊吃不消,但也只能勉強接受。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台灣的最低工資23800跟南韓的174.5萬韓元,大約51000元台幣相比,或是南韓每小時最低時薪8350韓元,約台幣239元相比,台灣仍落後南韓很多,似乎還有再往上加的空間。但他強調,加薪是一門藝術,加得太快、太急,都會帶來後座力,南韓正陷入痛苦調整的困局中。
謝金河分析南韓的薪資,最低時薪在金融海嘯後,原本只有3370韓元,大約108台幣,後來慢慢往上加,總統文在寅走出左派工人至上路線,大手筆加薪,他上任後把最低時薪加到7530韓元,大約215元台幣,第二次又調高到8350韓元,約239元台幣,最低工資是174.5萬韓元,約51000台幣。
乍看之下,加薪人人都說好,但是加得太猛,企業承受不住,沒有企業敢加聘人才,根據統計,南韓年輕人失業率逾10%,自殺率更是節節升高。
「今年南韓經濟面臨日韓交惡的挑戰,面板、手機、石化、鋼鐵、汽車等產業也面對大陸夾擊,現在又面臨高薪壓力,本來文在寅要把最低時薪加到10000韓元,約269元台幣,企業表示無力負擔,文在寅只好喊停。」
謝金河強調,南韓的案例,台灣也要好好研究,加薪是好事,但切忌太猛、太急,要留意企業的承載力,才能創造雙贏。
文章來源:謝金河臉書
(中時電子報 邱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