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械工業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每年盛會「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移師台北今(21)日舉行,因應工業4.0,聚焦IOT、通訊協議、智慧機械及智慧製造等議題。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指出,台灣機械業每年參加5、6場大陸專業機械展覽,尤其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機械公會主辦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在資通訊、智慧機械等方面,串起兩岸機械業截長補短,保持良好合作關係。
柯拔希表示,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已有15年歷史,能夠持續15年,在台方或陸方純屬難得,兩岸交流非常密切,兩岸政治氛圍,兩岸企業扮演交流的角色,30年來,台灣機械業銷到大陸成長30倍,台灣機械業每年參加5、6場大陸專業機械展覽,尤其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機械公會主辦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在資通訊、智慧機械等方面,串起兩岸機械業截長補短,保持良好合作關係。
柯拔希指出,中國製造2025年是很成功案子,台灣這幾年發展智慧機械也與大陸中國製造2025不惶多讓,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由機械主導資通訊革命,需要分短中長期發展,短期萬機連上IOT,中期上雲端,大陸在智慧機械很大練兵場域,中美貿易戰,大陸企業短期時間受傷,台灣機械業也受影響,兩岸交流可以讓台灣技術再提升,通訊協定、智慧機械及功能也做交流,藉由民間交流,工業4.0,機械業可佔很大商機。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表示,他相信兩岸機械業還有很大合作機會,技術合作從傳統機械邁向智能製造,對智能製造及裝配有潛在市場,兩岸企業通過合作,把潛在市場做起來,兩岸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