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揭隱憂?摩根大通策略分析師指出,全球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公債處於負殖利率,在貿易戰問題未解以及全球經濟好轉前,公債殖利率還會持續走低。然而,另外一家外國銀行分析師也警告,一旦殖利率出線翻轉,金融市場恐出現失序痛苦的危機。
摩根大通策略分析師表示,全球已經出現4 個國家的公債殖利率為負的情況,包括丹麥、德國、荷蘭以及芬蘭。他指稱,全球債券市場陷入灰暗不明的前景,目前仍看不見一條平穩向前的道路。摩根大通表示,全球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反應主要市場對於貿易問題以及經濟發展的擔憂,同時全球央行急於降息,但是力道不足卻可能帶來反效果。
摩根大通表示,從客戶的反應來看,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不但外界不認為是在刺激經濟,反被警告是政策出錯,這同時也帶給整體市場一種不安定的氣氛,不但損害銀行獲利,也影響消費者以及企業投資信心。
富國銀行主管 Michael Schumacher表示,負利率政策真的讓人擔憂,光是去設想一個儲蓄者或是投資者的心情就知道了。負利率環境之下,任何投資想法都很難實現,這對於金融市場來說非常糟糕。以過去6、7年歐洲經驗來看就可知道。
此外,全球央行降息,也讓美國資產與公債變得更有吸引力,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會在9 月再度降息,加上Fed現在的利率已經高過任何年期美債殖利率,有新債王之稱的 DoubleLine Capital 執行長岡拉克 (Jeffrey Gundlach)更是直指Fed的貨幣政策已經失控,必須跟上全球央行的降息腳步。
然而,殖利率持續走低,投資者仍繼續買進債券,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就是導致殖利率螺旋下降的主要推手,擔憂殖利率為負的情況讓他們轉投入更長天期的美債獲得更高報酬。然而,只要經濟出現好轉,直利率翻轉可能讓這些公司陷入失序且痛苦的危機。
Michael Schumacher表示,若投資人在經濟好轉之際,發現公債不再那麼具吸引力,將導致金融市場失序,一個超級安全的債券市場面臨泡沫化,當泡沫破滅之際,也就是金融市場以及全球經濟災難來臨。不過,Michael Schumacher也認為,在痛苦調整後,對於金融市場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
(中時電子報 呂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