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技職司補助技專校院「產業學院計畫」,針對業界具體之人力需求,對焦政府創新產業或人才短缺產業,以就業銜接為導向,契合辦理相應之產業學程或建立產學連貫式共同培育方案,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為業界所用。
明新科大座落新竹縣新豐鄉,週圍鄰近湖口工業區、竹北台元科技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等,諸多合作企業,該校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承辦產業學院計畫,係以工程與現場管理為主軸,因應全球主要國家推動建構網實智能化製造、生產、銷售系統快速反應或預測市場需求,及就業人口數下降急需逆轉人口危機,行政院生產力推動4.0發展方案,其中作業改善完善就是智慧機械,工程改善完善就是臻於工業4.0。
透過零等待以降低庫存,透過人機分離以減少工時,此產業學院計畫與欣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辛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傳動股份有限公司、大享容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六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工程與現場管理學分學程專班」培育具備工廠改善與資料分析之優質的工業工程師為人才培育之基礎。由訓練並強化其相關知識及實務操作技能,以達到理論與實務並重。
計畫主持人王妙伶副教授說:「本計畫主要為使參與此計畫之學員透過此專班課程提升學員參與製造廠之專業程度,並且在修業學習過程中訓練專業技能,並於實務工作上即時銜接,在畢業後合作廠商將以正式人員直接錄用。」協同計畫主持人楊昌哲說:「一般技職體系畢業生,很少有機會一畢業即進入上市櫃公司擔任工程師職務,藉由合作企業封測大廠捐贈機臺,讓學生有機會在學校直接操作的實作機會,以及由教育部直接挹注於本校建立類產線之實作環境供學生操作,故而產業學院計畫之辦理實為技職體系之福音,學生就業無縫銜接之搖籃。」
透過教育部產業學院計畫培訓後直接進入欣銓科技擔任工程師職務的鄭巧筠同學表示:「其實在參加產院學院前,從來沒有想過有機會進入上市櫃公司工作。在參加產業學院的課程時,就有業師到學校上課,並且配合類產線的實作環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累績業界目前最新的專業知識。然後在大四時進入欣銓科技實習,從剛開始的行政作業到實際進入到無塵室的生產線流程,都有業師和同事的指導。最幸運是在畢業後從優留任公司,在別人畢業後還在投履歷、花時間面試等待通知的時期,我不但已經有工作了,而且也不用經過試用期或磨合期。更重要的是不管在薪資或福利其實都優於沒有參加產業學院的同學,所以真的要感謝欣銓科技、教育部與明新科大的全體長官及老師,提供產業學院學程方案,讓我能求學就業一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