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人口的增加將推升居住的需求,更是帶動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關鍵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揚言於9月1日實施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懲罰性關稅,在中美貿易戰的戰火中又添了一把柴。這些商品名單中,包含手機、筆電、電腦螢幕、服飾及鞋類等,對於在中國設廠的相關產業無疑是個壞消息,因此許多台商也開始尋找適宜將產能移轉的地點,而台商也偏向將技術密集產業以及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移轉回台灣。
根據經濟部所公布的資料,截至8/8為止已有106家廠商通過審核,總投資金額逾5,370億元,共創造約45,700個就業機會。乍看之下投資的金額相當雄厚,但回流的資金受到「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所限制,五年內不得投資不動產。但在這「逐工作而居」的社會中,除了台商回流帶來的資金之外,更值得讓人期待的則是台商回流提供的就業機會,畢竟就業人口的增加將推升居住的需求,更是帶動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關鍵。
進一步將廠商回台投資的地區統計後,結果顯示回台的廠商大多選擇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等縣市,這些縣市大多已經有既有的供應鏈聚集以及廣大的腹地可供建廠。以台中為例,有近20家的廠商有意願於台中投資,提供的總就業人口逾7,000人,將近是中科台中園區就業人口的19%,可見台商回流所帶來的剛性需求有多麼龐大。
href="https://ctee.com.tw/house-topic-factory" target="_blank">返鄉新代價:買不起的地、租不起的房 href="https://ctee.com.tw/news/tax-law/132773.html" target="_blank">海外資金專法上路 台商三大疑慮待解 href="https://ctee.com.tw/news/real-estate/135418.html" target="_blank">台商回流購工業地偏好桃園 廠辦首選北市
因此,台商回流前期對於台灣的不動產市場而言,並非在短期內湧入大量的資金而帶動市場熱度,而是透過吸引人口進駐周邊區域,進而帶動區域房市的剛性需求。如此的發展模式,在現階段房價平盤整理的格局下,台商回流的初期購屋者以自住需求為主,不太會追高,房市可能呈現價平量增的現象。這種以剛性需求為主的市場,比起僅有資金挹注市場的方式,更能健全不動產市場的發展。
再把時間拉長來看,台商回流的資金逐漸解禁,以台灣人對於不動產的熱愛程度,勢必將部分資金轉向不動產市場,當市場湧進以長期投資置產為目的族群時,挹注市場交易量能。然而房價經過多年的盤整後,買賣雙方的共識已經逐漸接近,且市場上仍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買方追價意願薄弱,因此就算游資豐沛也較難驅動房價上漲。
整體而言,台商回流對於不動產市場是有正面影響的,但產業的移轉及發展是個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因此台商回流帶來的影響何時才會發酵,就要看企業如何因應中美貿易戰了。

莊志成
◎經歷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 執行副總經理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 南區業務部副總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 中區業務協理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 竹苗區業務副理永慶房屋店長、經紀人
href="https://service.ctee.com.tw/Subscribe/edm.aspx" target="_blank">>>訂閱房市電子報,房市消息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