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2日舉辦新創生態聚落節,由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阿里雲、中華開發資本、國泰金控、美商中經合集團、財團法人好食好事基金會主辦,藍濤亞洲與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辦,?50間台灣最受矚目的新創新星齊聚現場。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李治平表示,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深根台灣已經邁入第四年,截至目前投資了34間新創公司,期望透過本次活動,幫助台灣新創茁壯、走上國際。
「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是阿里巴巴集團於2015年11月投入新台幣100億元成立,屬非營利性質,收益將重回基金進行投資以確保永續運作,期望藉由阿里巴巴集團生態系統的優勢與資源,鼓勵台灣創業者以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及幫助產業升級,並發展至亞洲與世界。
李治平表示,目前在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投資的34家台灣新創中,涵蓋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電競、AR/VR、醫療科技、資訊安全等領域。他指出,在台灣投資新創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新創公司面臨單打獨鬥的挑戰,因為整個生態尚未完全成熟、新創與企業的鏈接也說不上是密切,期望透過新創生態聚落節幫助台灣新創走向國際。
中華開發資本執行副總經理南怡君則表示,灣投資環境現在重視半導體、ICT等產業的技術再創造,如何將珍貴的經驗傳承也是一大重點,未來希望能引進更多海外的資金,帶動整體產業的成長。
至於台灣新創該如何走向國際?本次活動舉辦單位之一的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朱永光則指出,現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原秩序雖被打破但我們也從中看到了機會。以中國來說,因為限制了美國貨品的進口、資本市場動能增加,再加上中央的補助,進而帶動了新創爭取市場份額。美國一直是新創基地資源豐富,但因應川普貿易政策,必須重啟製造,且朝向智慧製造及營運自動化發展,再加上移民政策緊縮,對於軟體人才的需求增加,也帶動了軟體外包的市場機會。
若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其實我們看到日本市場有新的發展動能,因應人口老化、電力短缺以及醫療需求增加三大趨勢所延伸出來的商機,這些也是台灣新創可以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