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謝達仁不斷創業 再造生醫新局

亞果生醫執行長謝達仁。圖/本報資料照片
亞果生醫執行長謝達仁。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亞果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今年8月5日完成公開發行,這家於2014年6月由一群科學家、教授、醫師及天使投資人投資設立的生醫新創事業,以五年的時間作到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的商品化,並成功接軌澳洲與日本,國外授權費成為收入之一,核心技術應用做出的骨填料也最新獲選NASA有史來首個上外太空研究再生醫材。

謝達仁是這個團隊的靈魂人物,在公司完成公發之日,在社群群組上向親朋好友表達,「榮耀歸於上帝及我們努力不懈的團隊」,同時,一起衝刺於今年底在興櫃掛牌。這位出身學術界、多年來多次參與新創團隊的資深科學家,擁有的不僅是連續創業家的核心精神,更是展現連續創業家的精粹歷練,明白創業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要穩穩踏出,踏出後,一定有下一步。

謝達仁在亞果生醫之前,歷任過雙美生科總經理、普力德生技總經理,生橋生物科技投資顧問總經理等,也在產學機構任職過。實際上,他自美攻讀博士學位返台,是在高雄醫學院生物系暨醫學研究所專任教職,等於他既擅長於學術界的期刊論文發表、實驗室專案計畫,又熟捻研發技術的產業應用、商品開發,這半生累積的產學研豐富經驗,近五年一鼓腦全投入亞果生醫的創業。

學長扮金主 解除增資壓力

亞果生醫的再創業,謝達仁遇上許多奇妙的事。在第一次增資時,出現一位大金主,解除謝達仁到處拜訪、零散資金到位的壓力。這位金主,正是亞果生醫公司現任董事長王祿誾。就持股占比而言,王祿誾是第二大股東,謝達仁仍尊奉學長為董事長,因為兩人進一步認識後,發現彼此還有學長、學弟的關係,而王祿誾則是征戰國際的台灣企業家。

「董事長的創業精神、企業管理歷練,給亞果經營團隊很大的幫助」,謝達仁說,當年創業時儘管團隊知道公司未來的發展圖像,外界當然不明白,拿實驗室成果出來講也沒人相信,但是因為公司掌旗手的堅定,才能依照策略規劃前進。

眼角膜移植技術 驚豔國際

謝達仁說,生醫技術最令人驚心的是「公司每天開門,就燒錢!」許多創新都是一邊實驗研發、一邊想辦法商業應用,高風險程度甚於科技產業,像董事長除了帶入資金,也同時導入國際網絡資源和產業知名度,等於為亞果生醫灌頂。

為了能釐清將來的專利授權,謝達仁在歷次創新事業參與過程,十分堅持「台灣用台灣錢」的策略,同時搭配的是「走出去」,讓國際間看到台灣生醫的強項。謝達仁發揮學術界的網絡機會,帶著研發專利報告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提撥經費讓業務部門到國際場會展覽,因此接觸上日本合作夥伴同志社大學醫學工程科系教授奧村直毅(Naoki Okumura),這位日本眼科學會認定眼科專門醫生,成為豬眼角膜移植技術的國際連結角色,亞果生醫進入印度清奈的大學醫工科系,一起作臨床、寫研究報告,擴大國際影響力。國際曝光帶給亞果生醫澳洲、日本業界的接軌,成功拓展國際市場。

亞果生醫在市場上有一個知名的技術: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技術於清洗動物細胞組織,這項精密技術用白話說是,用特殊氣體把免疫排斥全部清理,原來組織裡的精華都保留下來。謝達仁再用簡單描述,像中藥是破壞草藥、萃取出其中精華,亞果生醫的技術是保留草藥的精華、把無用的部份取掉。這項材料萃取製程技術,讓亞果團隊完成全球首例為吉娃娃犬成功移植人工眼角膜的成功案例。

下一步棋:培養在地豬醫材

每天開門就燒錢的亞果團隊,有一項很頭痛的事:所有豬隻材料都必須從美國進口,高昂的材料成本加重了經營獲利的困難。台灣曾每年約有600萬頭做為外銷的原料毛豬,今年農委會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申請台灣恢復非疫區的資格,能不能改善亞果生醫的困擾?謝達仁說,問題是出在台灣豬隻飼養缺乏管理記錄,美國外銷的豬器官材料,有完善的生產履歷追蹤資料,才能回應FDA的規定。

謝達仁說,台灣本地養豬場的管理其實已有專業程度,少了導入ISO13485等軟體管理系統,就難以符合生醫標準,像膠原蛋白質向台灣養豬場就地購買,卻賣不到美國市場,就因為少了這個。

「或許,這是我們團隊再創業的良機!」樂觀的謝達仁期待,儘早找到有意願的本地養豬場合作導入國際標準,或是乾脆現有團隊再行創業投資,最能先行解決膠原蛋白原料的龐大在地需求,連續創業家的思維果真是不一樣。

豬隻變醫材 一頭產值逾3億

亞果生醫率先業界成功開發再生醫療使用的各類醫材當中,包括最令生技同業張大眼睛的授權澳洲人工眼角膜產品、接軌日本獨家代理,最重要的材料來源是豬隻,亞果生醫公司執行長謝達仁指出,豬隻的每個器官都能用於再生醫學,單是一頭豬的豬皮部份,大約可以取下4公斤,能摘取出約200公升的膠原蛋白原料,但現在整頭豬可以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如牙科專用的膠原蛋白生物膜、牙科骨填料;骨科專用的骨粉、骨塊等等,換算下來一頭豬的產值遠高於台幣3億。

2016年亞果生醫成功執行全球首例吉娃娃活體眼角膜移植手術的個案,研究團隊在過程中特別謹慎,因為狗的免疫系統一律排斥外來的移植,實際實驗卻出現吉娃娃狗對豬的眼角膜完全接受。該次的成功,吸引澳洲廠商OculusBioMed向亞果團隊爭取技術移轉,在法令明確的澳洲進行人體實驗,朝向人工眼角膜產品商業化的方向發展。

現在亞果生醫的組織工程產品,有豬皮衍生的膠原蛋白敷料/膠原蛋白生物膜/膠原蛋白皮膚填補劑,豬骨衍生的膠原蛋白骨填料/膠原蛋白牙科骨填料/軟骨填料等,這些都成為三軍總醫院、高雄榮總醫院等醫學研究團隊積極尋求合作的主因,謝達仁指出,舉凡眼科、牙科、胸腔、氣管、輸尿管等,豬的器官全都可以用來人工移植。

此外,以豬隻作為器官移植的主材料,若要進軍穆斯林市場就無法運作,謝達仁說,現在的想法是把豬換為牛,但申請檢驗通過等等都要來過,恐又是另一個遙遠征途!

小檔案

◎現職:亞果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高雄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細胞分子生物學博士

◎公協會參與:臺灣超臨界流體協會理事長、南科產學協會理事臺灣生技產業聯盟理事、台南市創新技術服務基金會副董事長、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監事/跨業投資促進會總召集人

◎經歷:雙美生物科技總經理、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執行長、普力德生物科技總經理、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研究員兼商務發展企劃室主任、生橋生物科技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高雄醫學院生物系暨醫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