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發布景氣動向調查報告,7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為95.30點、較上月增加2.23點,服務業連續二個月下跌至92.05點、較上月減少0.30點,營建業連續三個月上揚至97.83點、較上月增加0.97點。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儘管美國消費支出強勁,然諸多不確因素影響企業信心,使得企業投資放緩,美國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表現明顯較上季趨緩。大陸受中美貿易戰衝擊,內外需和投資表現欠佳,第二季經濟成長創1992年以來最低增速。
歐元區製造業景氣惡化,第二季經濟成長逾五年來最弱。整體來看,第二季經濟成長同步下滑,全球經濟持續籠罩不確定氛圍中。
國內方面,張建一指出,儘管全球經濟需求轉弱、國際原物料價格行情疲軟、傳統貨品買氣保守觀望,使得出口再度由紅翻黑,外銷訂單連九個月負成長。
但受惠於訂單轉移效果持續發酵,加上電子機械業受惠於消費性電子進入新品備貨旺季,帶動相關產業廠商訂單成長,配合高效能運算、物聯網、智慧型手機、5G基礎建設加速等因素拉抬,使得7月工業生產指數由負轉正。
但主要國家貿易衝突未解,導致市場景氣能見度相對有限,製造業廠商對當前景氣與未來展望看法出現分歧,廠商對當月景氣看法較為樂觀,對未來半年景氣則較上月看法相對悲觀。
張建一說明,服務業受惠貨物稅減免及節能家電補助,推升消暑家電銷售業績,且7月將進入傳統民俗月,車商全力衝刺新車銷售,使得當月新車銷售亮眼,拉抬零售業者對當月景氣看法轉好,加以股市成交動能強勁、台商回流商機逐漸發酵亦帶動相關金融業者表現。
但中美貿易衝突未解,市場對景氣下滑的擔憂仍存,需求力道不振恐削弱通路接單表現,且國內外政經局勢混沌不明,影響投資市場氣氛與消費信心,使得服務業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仍以持平居多。
營建業部份,張建一認為,受惠於傳統民俗月前的交屋潮,加上工作天數較上月多,且重劃區推案帶動整體六都購屋氛圍等因素,推升當月整體房市成交量的表現。
但短期景氣波動影響,廠務機電工程表現疲弱,訂單能見度降低,且買賣雙方對價格存在差距、房市供給壓力未除等,影響營建業廠商對當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仍偏向保守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