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外送平台沒開發票逃漏稅?行家解密

UberEats外送人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
UberEats外送人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美食外送平台近年來競爭激烈,在銀彈攻勢下,不少人投入外送市場,就有網友好奇為何上次透過某外送平台訂餐,但收到餐點後卻沒給發票,讓他相當錯愕。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並釣出神人揭開背後真相。

原PO日前在PTT「八卦板」以「UberEats把店家的發票拿去哪裡了?」為題,PO文透露,日前訂了速食餐點,沒想到外送員卻沒給他發票,問了友人對方也有相同疑問,讓他不禁好奇「照這個樣子,如果UberEats的司機一天做10單,一個月做20天,就可以拿到200張發票欸…雖然也不是每家都有開發票啦,有八卦嗎?」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回應「很多飲料店都有發票的,但是用U就拿不到」、「UberEats只有收據沒發票欸」、「有逃漏稅問題嗎?」、「我也想問是店家沒給還是外送員沒給?不然照規定要開發票的店家,沒道理外送就不用發票吧?」

對此,有行家解釋「你訂UberEats是你跟UberEats訂東西,而非跟商家訂東西,而UberEats會再去向商家訂購東西,所以商家的發票會開給UberEats,對商家而言,需要繳稅的還是要繳稅。但對我們買方而言,就只能拿到收據。」

他接著又說,「畢竟你在亞馬遜、淘寶等國外的網路平台買東西,本來就不會開發票,沒道理政府會特別要求UberEats開發票給消費者。所以說,本來就是國外網購平台,該繳稅的是消費者。至於熊貓是登記台灣公司,本來就該開發票給消費者。」

此外,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我國自2017年要求跨境電商來台註冊稅籍,至今已有112家企業登記,UberEats也在其中,而跨境電商在我國稅負區分成營業稅、營所稅,與國內企業並無差異。只要我國商家給付報酬後,該跨境電商必須在2個半月內報繳營業稅、適用5%稅率,並揭露服務金額、銷售日期等,因此UberEats並沒有逃漏稅問題。

文章來源:PTT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