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臺企銀攜信保基金 首創「專利可獲融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臺灣企銀、工研院27日舉辦「創新IP變資金 白手起家創業行」活動,邀請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信保基金董事長李耀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為貴賓,並由獲得融資三家企業負責人(亞拓醫材、博信生技、瓏驊科技)及三家受輔導企業代表(雲派科技、柯思科技、昇雷科技),擔任「青年創業家論壇暨無形資產融資成功案例座談會」的與談嘉賓。

2018年6月,產業創新條例完成修法施行,總統蔡英文在「亞洲.矽谷」和新創團隊座談時,公開鼓勵國內金融機構參考工研院的專業評鑑報告,儘可能提供中小企業和新創事業所需資金。

臺灣企銀為全力配合政府智慧財產價值躍升計畫,支持企業創新研發智慧財產,已於2019年5月21日率先量身訂頒「無形資產附收益型夾層融資貸款辦法」,力挺擁有智慧財產的客群取得所需資金。

本項貸款結合工研院、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及專業的無形資產評價機構,貸款對象有二。一是購買工業技術研究院產出的智慧財產權並進行技術移轉,經無形資產評價機構出具評價報告及工研院推薦的廠商。二是持有的智財權經依法登錄無形資產評價機構或評價人員出具評價報告,並由工研院評估推薦的廠商。

臺灣企銀目前已成功協助3家擁有專利權企業,順利取得「無形資產附收益型夾層融資」,還有10多家正在洽談中,今年目標將是完成5~10件。臺企銀指出,此項貸款上限為1,000萬元,貸款期間為5~7年,利息在3%以內,收益型夾層融資部分,則是收取稅後收益的千分之3,以核貸金額為上限,換句話說,若企業當年度稅後收益1,000萬元,臺企銀可收取3萬元的收益。

臺灣企銀指出,無形資產融資,除協助解決擁有智慧財產權的新創產業的融資問題,還可履踐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扮演協助中小企業創業、成長茁壯的幕後推手,協助提供中小企業發展的正能量,創造產業結構的正向循環。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