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費旺季開跑,每年9~12月是全球消費旺季,從歐美、大陸到印度,各有不同的主題題材,讓消費類股商機大發。投信法人表示,歐美9月開學返校潮,以及大陸的金九銀十、光棍十一到農曆年前的消費潛力大,印度每年雨季過後大約9月也是消費旺季開始,歐美的第四季感恩、聖誕、新年消費商機更是可期,包括電子與相關消費類股可望最受惠。以出口歐美國家以及本身帶內需消費相關題材的新興亞股後市可期。
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年底在歐美需求旺季,包括感恩節、耶誕節的需求下,加上亞洲市場有農曆年及年底同樣是消費旺季的加持,股市往往都有不錯的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布局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興亞股基金。
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隨著中美貿易關係惡化、景氣邁入中後階段,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的發揮空間受限,建議宜採取偏好優質標的的多元資產配置策略。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中美貿易戰升溫且衝突範圍由貿易擴大到科技與金融領域,貿易戰可能會延續至2020年美國大選年,長期風險正在增加,投資人應準備好面對市場的波動,不過也觀察到跨國企業已在調整並多元化其供應鏈,而新興市場仍有許多體質強健的企業,也在其中尋找能迅速調整以因應變局、財務體質健全且價格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指出,臨近大陸的東南亞國家,因為勞動成本較低、擁有天然資源,並提供政策優惠,讓外國企業可以改善成本結構、分散稅率風險,自然成為製造業基金移入的目標,成為貿易戰下的受惠者。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亞洲地區經濟相對穩定,股市亦深具長期投資價值,而且基本面所具有的優勢並未改變,未來在國際情勢逐漸的明朗化,亞洲地區仍將持續吸引國際資金回流,新興亞股不失為好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