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戰及關稅到貨幣危機及政局動盪,新興市場的消息在近幾個月備受關注,很多時候,這些消息以負面居多,這或許對亞洲影響最為明顯,尤其是中美緊張局勢升溫時。
但值得留意的是,新興市場引人矚目的消息很少能反映整體狀況,事實上是經常忽略了推動此區域股市.線投資機會的正面動能和.遠趨勢。我們認為,經常為人忽視的其中一個亞洲增長主題在東協成員國,此獨特地區的發展程度不如北亞,但提供了許多具有吸引力的潛在投資機會,尤其是對長線股票投資者而言。
談到東協的優勢,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三大要素:過往風險調整後報酬佳、有利的人口統計狀況、良好的長遠趨勢,以下將詳細分析。
過往風險調整後報酬佳
人們對東協地區的一個常見誤解在於,認為相較發展程度更高的北亞地區,東協股市波動更大。儘管發展程度較低的市場通常面臨一定挑戰,但事實上東協股市長遠而言,經風險調整後年化報酬更佳。在過去10年、截至2019年6月30日為止,東協股市的年化報酬(12.0%)略高於亞洲(日本除外)股市(11.5%),而年化波動(17%)卻低於亞洲(日本除外)股市(17.9%)。長遠而言,東協股市的經風險調整後報酬亦優於全球其他新興市場,例如新興歐洲、中東及非洲股市以及拉丁美洲股市。
展望未來,隨著亞洲企業繼續將產能遷移到東協,以分散供應鏈,預計東協股市的表現將會受到進一步支持。在近幾個月,中美關稅談判放大了這一趨勢,或許在未來幾個月還會加速,但我們認為這是一項長遠轉變,將會繼續為東協股市提供良好支持。
有利的人口統計狀況
我們相信多項有利的人口統計狀況趨勢可以推動增長,在新興市場股市創造長線投資機會,推動東協股市取得良好表現。如今,東協地區的人口總數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及印度。東協國內生產總值(GDP)目前約為2.8兆美元,是2007年的兩倍,僅略低於德國及日本。這一增長趨勢預計將會持續,東協2019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率預測約為4.8%,遠高於已開發市場,僅略低於亞洲(日本除外)。
東協的經濟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日益增長、財富日漸增多的中產階層推動,日後亦很可能持續下去。以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為首,國民財富預計在未來10年將會取得顯著增長,亦可推動東協股市的資產管理規模取得顯著增長,從目前約3,000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約7,000億美元。隨著此區域財富的增長,我們預計會持續為東協股票帶來強勁的需求。
良好的長遠趨勢
東協地區有多項良好的動能,我們相信將會在未來幾年為市場提供支持。除了製造業之外,旅遊業亦是區內收入的另一主要來源。自2007年以來的10年,到訪東協地區的遊客人數增長一倍以上,為本區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1,358億美元。在2017年,旅遊業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的總貢獻在全球排名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及德國。在泰國這樣的國家,旅遊業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亦有助於為其經常帳收支帶來支持。
個別投資機會方面,電子商務是一個例子。在東協地區,電子商務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目前佔總體零售市場的比重相對較小。類似於中國,隨著區內人士愈來愈通曉數位應用,我們預計電子商務將會取得擴張性增長。長遠而言,我們預計基礎建設是另一.增長機會。為了發展支持東協快速成長及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需要大量投資。區內人口統計構成良好,亦為整體消費趨勢提供有利支持,我們認為各國國內領先的特許經營業務顯然有望從中受惠。
結論
放眼消息面之外,我們相信東協市場帶來具有吸引力的長遠增長機會。除了長遠而言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經風險調整後報酬、波動性相對較低之外,東協股市有望受惠於區內多個良好的人口統計狀況。這些趨勢很可能在未來幾年為區內市場提供廣泛支持,而我們認為在電子商務、基礎建設及消費等領域,在未來幾年有望取得顯著增長,特別具有投資價值。
綜觀目前的東協股市,某些國家及企業會表現較佳,某些國家及企業會表現較差,這是無可避免的。在霸菱,我們秉持可重複及一致的投資流程,採取「以合理價格增長(GARP)」的投資風格,專注於基本面研究,以此進行「由下而上」的選股。我們將產業及總經趨勢以及動態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因素納入投資流程,致力精選出長線而言有望受惠於持續變化環境以及這些.遠增.趨勢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