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永續經營當道 公司治理為首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最近火紅的永續投資同時包含了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等三個面向,投資上則以公司治理為首。富邦公司治理ETF經理人溫芳儀指出,這是因為ESG分數較高,並不表示企業就一定擁有較佳的獲利表現,由於公司治理面向與公司長期獲利較有高度相關,故在整體ESG評鑑上,若其中的公司治理項目有較佳表現,才更能夠確保企業的經營效益與獲利成長。

溫芳儀表示,公司治理能強化董事結構與運作,不僅能確保股東權益與公司營運效益,加上資訊透明度更高,更能與合作廠商及客戶維持長期良好的關係,這些都有助於創造長期財務績效與永續的經營。

就投資效益來看,溫芳儀也指出,從國內外研究報告或指數表現來看,加入永續經營評比的投資組合,長期績效有望表現較佳。2003年哈佛大學及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研究顯示,綜觀九○年代,較重視公司治理的企業,其股價平均年報酬率,可高出大盤約8.5%。

2016年Hermes也發表報告,證明公司治理做得好的企業,過去8年每月平均報酬率會比公司治理做得差的企業高。MSCI指數公司更有資料顯示,2007年以來,在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成分股中(ACWI Index),經ESG評分後20%的公司歷經產業相關風險衝擊下,股價在3年內下跌95%的機率,比前30%成分股高出3倍。當然,這些分析都是著眼長線,畢竟落實公司治理需要長時間的投入才能顯現出效果。此外,諸多分析也證實,在E、S、G三項分類中,目前仍以G(公司治理)對股價影響力最為明顯。

再看台灣,溫芳儀以臺灣指數公司所成立的「臺灣公司治理100指數」為例,在成分股篩選上,不僅必須通過公司治理評鑑,強化在董事運作、資訊透明度、及CSR等非財務資訊的揭露之外,也必須透過流動性及財務指標來評量;尤其在財務指標上,同時透過每股淨值、稅後淨利以及營收成長率等三項篩選因子,更有助於確保企業長期獲利與競爭優勢。而在長期績效方面,截至2019年8月底,以含息的總報酬表現來看,臺灣公司治理100指數近2年的報酬率為10.4%,高於大盤(加權指數)的8.98%,表現相對優異。

溫芳儀強調,臺灣公司治理100指數更加重視財務指標的篩選,由於公司治理是ESG中最重要的一環,與企業長期獲利有正向關係,因此,富邦公司治理ETF非常適合作為長期投資核心部位。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