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國銀7月獲利年減7.6%

國內總分行7月獲利大減19.3%,拖累國銀7月單月獲利出現衰退。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總分行7月獲利大減19.3%,拖累國銀7月單月獲利出現衰退。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中美貿易戰紛擾拖累國銀獲利。金管會銀行局3日公布本國銀行前七月稅前盈餘2,259.3億元,但7月單月獲利卻出現衰退,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27.3億元、年減率達7.6%。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7月單月獲利僅33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59.3億元衰退7.6%,主要是國內總分行獲利大減49.3億元、年減率達19.3%;獲利大幅衰退原因主要是國際情勢變化較大,金融資產評價不佳,使得投資淨利減少;加上去年7月全行獲利金額相當高,基期高也是因素之一。

回顧2018年7月,因為美國聯準會升息,外幣利差持續改善所致,使得國銀利息淨收益及投資收益雙雙增加。

今年前七月國銀稅前盈餘達2,25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其中,除了國內總分行獲利減少69.3億元、年減率4.8%,其餘包括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海外分行及大陸地區分行,都呈現兩位數成長。

為何前七月國銀國內獲利較去年衰退,黃光熙分析,主要是利差縮小,利息收益較去年減少87億元、備呆費用增加了47億元、人事成本也增加了56億元,因此儘管投資收益較去年增加180億元、手收增加59億元,但整體獲利仍較去年前七月減少。

銀行局也公布放款逾放情形,到7月底止,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29兆3,330億元,較6月底增加1,502億元。逾放金額為698億元,較6月底增加19億元;逾期放款比率為0.24%,增加0.01個百分點。

7月底本國銀行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的覆蓋率為582.44%,較6月底減少13.43個百分點,但仍是2006年來第二高,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維持在較高水準仍屬穩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