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情勢分析:
上周美中貿易議題暫有緩解的消息傳出,中方將不會對美方最新的關稅措施予以反制,且雙方的經貿團隊正討論於9月赴美磋商,美方亦稱雙方近期仍有電話會談舉行中,市場因而臆測美中關係有機會向和緩方向發展。然而,美中宣布9月起新一輪關稅如期開徵,加上雙方官員遲遲未就談判日期達成共識,以及川普週二再度砲轟中國,加劇了市場對貿易戰進展的擔憂,顯見貿易戰僵局暫難解決,美中雙方短時間內恐仍無法達成共識。
美國方面,8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表現續弱,落入50以下的衰退區間,主要受到貿易戰前景不確定所影響,廠商多反應對於關稅的擔憂而動搖信心,突顯貿易戰衝擊更加廣泛。影響所及,7月Fed鷹式降息雖令投資人失望,但隨著貿易戰惡化的負面干擾續增,預料聯準會(Fed)內部就算出現官員間的分歧意見,最後也可能迫使決策者的降息次數符合市場期待,預期Fed年內將於9月、10月啟動2次降息,建議留意Fed主席鮑爾在下次FOMC會前靜默期的最後一天(9月6日),是否亦會延續其在全球央行年會釋放的鴿派立場。
歐洲部份,歐元區8月PMI雖小幅回升,但整體表現仍顯疲弱,同時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未見回溫,相較於歐洲央行(ECB)通膨目標2.0%存在明顯差距,因而市場對ECB在9月會議釋出的寬鬆措施或規模持續抱以高度期待。由於下任ECB行長人選拉加德表示ECB仍擁有廣泛的工具選項,以及尚未達到利率下限的說法,透露當前較有共識的政策選項可能將聚焦在利率方面的調整,惟不排除9月ECB有望小幅降息。歐洲政局方面,英國首相強生與國會硬脫歐立場不同調,儘管國會推遲脫歐至2020年1月31日的法案有機會通過,但歐盟方面未必買單,反而可能招致強生重新舉辦大選做為反制,故短時間脫歐難題恐仍將存在。
投資策略:
整體而言,美中貿易衝突、通膨情勢等現象短期內難解,近期經貿情勢等消息面仍主導盤面動向,所幸在各國央行降息潮、資金面轉佳,且鄰近區域日韓、美中貿易摩擦升溫,香港反送中事件持續盪漾,相形之下台灣政經情勢等條件相對穩定,加以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正式上路,長線有助資金回流台股。有鑑於9月中旬歐美央行均有會議,現階段資金面應有望撐住盤勢,惟國際政經局勢仍顯動盪,建議可擇防禦性個股,搭配較具競爭性的供應鏈與台商資金回流政策的受惠族群擇優因應。
推薦股方面,除聚焦外資在期現貨籌碼變化、新台幣走勢外,題材股操作仍是主軸,建議以下半年營收有機會持續成長、新產品推出帶動營運向上的個股為投資依據,包括5G產業、蘋概/華為供應鏈,如FPC、TWS、IC設計、CCL、聲學、軸承、光學鏡頭、軟體、三五族、AMD概念、PCB與去美化矽智財等相關個股。在傳產配置上,因貿易戰難解,去中國化仍為大勢,建議可著墨美中貿易受惠族群,或具營運旺季、新產能開出及漲價題材的醫療、電動自行車及汽車等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