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全球532兆債券陷惡潮?專家這樣解讀…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3日創下近3年新低紀錄、德國公債殖利率也幾乎每天刷新低歷史低點,統計數據也顯示,全球已有大約17兆美元(約532兆元新台幣)債券殖利率轉負,債券市場泡沫化傳聞已讓部分投資人減持該部位。

然而,專家認為,債券殖利率不斷刷新底限,不是經濟衰退來臨,而是反應令人不安的經濟現實。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先前才在臉書發文指出,過去百年來,30年期美債殖利率皆未跌破2%,但現在來到1.931%,創下歷史新低,如今10年期、2年期美債殖利率倒掛現象加劇,若美債也加入負殖利率行列,全球經濟將讓人無法想像。

據MarketWatch報導,Capital Economics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公債名目殖利率(Nominal Yield)、亦指該債券的票面利率,主要是顯示債券存續期間對短期實質利率政策的預期,以及市場對於通膨的預估。然而,在過去30年間,這兩個互相影響的因子,都在嚴重下降。

Neil Shearing指出,過去十年來經濟結構與人口變化,像是持續低迷的通膨、已開發國家逐漸高齡化的人口,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後,人們對於新興市場充滿疑慮,都增加民眾儲蓄意願,降低資本活動。

Neil Shearing認為,全球央行吹起降息風潮,也有可能降低民眾對於儲蓄的興趣,因為能獲得的利益與投資收入相比微不足道,但不清楚是否會如同這些央行所期待一般,帶動已開發國家,通膨率朝2%邁進,進而戳破債市泡沫。

數據統計,目前全球負殖利率債券總額超過17兆美元,有30%的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都轉為負值。

(中時電子報 呂承哲)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