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5日公布8月底外匯存底月增9.39億美元到4,681.6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國際美元8月走強、歐元等非美貨幣貶值,折計成美元的外匯存底帳面數字難免受影響而減少,所幸央行很會賺,在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挹注下,外匯存底逆勢再創新高。
央行外匯局局長顏輝煌表示,國際美元指數8月上揚0.41%,非美貨幣有升有貶,其中歐元月貶1.02%,外匯存底中以美元之外其他貨幣持有的資產,折計成美元後減少,但日圓升值1.92%,折計成美元後增加,抵消部分匯率變動效應,尤其因外匯存底投資運用的每月收益進帳,使得外匯存底續增。
央行外匯存底的組成,除美元資產為主,根據總裁楊金龍日前的說明,以其他貨幣持有的資產,依比重高低為歐元、人民幣、日圓、英鎊等。根據匯銀統計,除歐元及日圓,人民幣及英鎊8月各貶值3.63%及升值0.09%,對外匯存底的影響也是減少居多。
觀察8月外資大賣超台股1,212.55億元,且台股月跌1.9%。顏輝煌指出,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3,644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78%,均低於7月底的3,768億美元及占比81%。
顏輝煌說明,7、8月一向是台股現金股利發放的高峰期,外資原本就會偏向匯出,加上8月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引起中美貿易戰又升溫的衝擊,人民幣重挫,對美元跌破7元,使得新台幣匯率波動大。
他重申,央行對於新台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但若有不規則因素(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央行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針對美債殖利率大幅下滑,央行外匯存投資有無因應一事,顏輝煌則強調,央行密切注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動,有關外匯存底投資組合,也會適時進行動態調整。
我國外匯存底目前全球排名第五,第一名是大陸至7月底為3.1037兆美元,其次日本7月底為1.25兆美元,第三名是瑞士7月底7,752億美元,第四是沙烏地阿拉伯7月底4,923億美元,至於南韓至8月底為3,906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