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最新的報告指出,2019年第二季的宏觀槓桿率為249.5%,較第一季僅微增0.7個百分點,遠低於過往標準。不過報告認為,經濟增長的情勢依舊嚴峻,應該要適度提升槓桿率,下半年槓桿率的升幅仍可能會超過7~8個百分點。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大陸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中國槓桿率報告」指出,2019年第一季的宏觀槓桿率為248.8%,較2018年年底的243.7%大幅攀了5.1個百分點。但進入第二季後,宏觀槓桿率快速飆升的情況有所轉變,第二季僅增加0.7個百分點,來到249.5%。
分部門來看,第二季宏觀槓桿率增速的下滑,主要源於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去槓桿持續收效。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非金融槓桿率為156.9%,較為2018年底上升了3.3個百分點。但第二季則降到155.7%,等於單季下降了1.2個百分點,回到去槓桿的節奏。
自2017年去槓桿以來,非金融債務占比開始下降,包括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等在內的非標融資萎縮,也是影響非金融債務下降的主因。
不過報告分析,2019年第一季槓桿率的大幅攀升,對應的是第一季「超預期」的GDP成長率;而第二季槓桿率增幅的大幅回落,將為下半年的經濟成長動能帶來壓力,預料單季槓桿率僅增加0.7個百分點的態勢恐難以持續。
綜觀全年,即便2019下半年仍然嚴控政策,其槓桿率的升幅也可能會超過7~8個百分點。報告並指出,對於穩槓桿應有通盤考慮,特別是從助力穩增長的角度,需要容忍槓桿率(特別是中央政府的槓桿率)的適度抬升,把握好穩增長與穩槓桿的動態平衡。
此外,第二季國企債務占比進一步提高,較第一季提升了0.1個百分點至64.5%。對此,報告認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應從價格調控轉向更多的數量調控,在降低民企融資成本的同時,增加民企債務的占比,有效抑制國企占比提高這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