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吳昕陽翻轉未來 從機會點下手

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接任不到兩個月,馬不停蹄從拜會廠商、全台巡店到接續赴大陸成都、重慶、蘇州等一路數百公里奔波,返台後經營團隊遞上首度公開露面要說的營運方針是「敢改變、穩成長」,儘管忙得焦頭爛額,他逆向思考個性依然堅定,立刻翻轉六字訣為「穩成長、敢改變」,他說,在此時間點(無法控制的景氣)只有優先穩住現有成長,才有更多空間改變。

這與過往三年,吳昕陽帶著新光三越經營團隊以每年至少改裝30個樓層、4-5年refresh全台既有15家百貨店的「變革」模式不太一樣;吳昕陽直言「方向跟哥哥(前任總經理吳昕達)時代沒有改變」,只是事情多了一點;他說,過去新光三越以改裝變新店,呼應現有消費習性轉變所進行的商品結構翻轉,既已成為新的成長動能,其中包括把更高價精品特斯拉放在一樓銷售、把名品櫃位擴大提高業績,更革命式把日本、香港、東南亞與台灣等知名美食餐廳不停替換引進,使得近三年餐飲占總營收比從12%一路飆升至16~18%不等,最大店信義店甚至高達20%餐飲占比,這些轉變不是一次到位,甚至也有失敗打掉重練,但所有機會點的尋找都是為迎來下一個機會。

而在實體變革持續進行三年,逐步成為新光三越業績成長新動能之際,吳昕陽就如巴菲特理論中的「當別人貪婪,我要恐懼」心情,再度尋找任何可行的機會點;吳昕陽說,新光三越近三年來每年成長幅度均在1~2%不等,但每年都有30層樓在改裝,資本支出都是十多億元,但今年以來前八月扣除關閉的二店,業績增4.5%,可預期的是今年業績能穩定成長破800億元,而如何讓800億元往上,甚至在不到五年「快一點」達到千億百貨王國,他已在三年前開始著手準備數位化,從自建置貴賓卡會員累積下一步發展APP下載的能量,並進一步擴大APP功能,再讓行動支付skm pay上線一次到位,接著要搶EC電商,吳昕陽說,這過程有不少挫敗,但沒有去嘗試任何機會點,只是硬是要守住毛利率就無法前進。

事實上,在近三年來百貨業在面對電商、EC、零售通路一片無界搶市,百貨沒有競爭對手因為通通都是對手,從百貨龍頭新光三越到單一購物中心、outlet全部一窩蜂引進一定會到店體驗的餐飲業,甚至更延伸到影城、娛樂、兒童樂園、室內球場、定目劇場等,這些都是電商無可取代,而自前年包括中國電商巨鱷、美國亞馬遜等均積極從線上走到線下,足以代表線上到頂,擴大動能就是走到線下,而對實體線下的零售業者來說走線上就是擴大;吳昕陽說「EC對新光三越來說是零」,三年前做的美妝線上不到一億營業額,但當所有數位化底子打好,就是迎來「O2O」的機會,如果能夠讓EC從不到1%擴增至5%,就是業績進來的時候。

他說就跟新光三越貴賓卡、APP上線一樣,從全台員工與廠商計二萬多個人為基本盤,三年來就讓會員累計超過200萬、APP下載數年底到達150萬,這些改變都是在既定穩定的成長數字下進行,而面對最難控制的中國大陸市場,他按此邏輯亦準備做接地氣動作,吳昕陽說,新光三越是生活百貨,必須隨著每個城市不同而端出呼應在地需求的菜式,像是重慶、蘇州均準備調改,而成都年底必須開出,也是團隊新的挑戰開始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