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茶籽堂打國際盃 首站瞄準日本

  • 工商時報 劉馥瑜
捷順企業(茶籽堂)品牌創辦人趙文豪暢談創業心路歷程。圖/顏謙隆
捷順企業(茶籽堂)品牌創辦人趙文豪暢談創業心路歷程。圖/顏謙隆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越在地、越國際!」這是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的一句話。近年快速竄起的茶籽堂,2015年至今,年營收平均成長超過30%,去年營收近6,000萬元,今年將挑戰8,000萬元。趙文豪說,明(2020)年茶籽堂栽種的苦茶樹將收成,可望大幅挹注苦茶油產能提高三倍,在原物料供應漸趨穩定後,茶籽堂更計畫2021年跨出海外,首站將瞄準日本市場。

以清潔用品起家的茶籽堂,因為「想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推出全台第一支100%使用台灣苦茶籽的苦茶油,單瓶售價1,880元,是目前全台最高價,2017年首波推出1,200瓶,還來不及推廣就在一個月內完銷,成功切入高端油品市場並開拓新商機。

同時,茶籽堂因精緻的產品包裝,連年榮獲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不僅成為全台200多間知名高檔飯店跟民宿的指定備品,至今更已三度成為金馬獎伴手禮,據悉,今年的金馬獎晚宴,還將首度以茶籽堂苦茶油入菜,真正讓世界看見台灣。

事實上,茶籽堂是二代傳承的新品牌,成立迄今15年,以頭髮、身體、家用清潔用品聞名,2014年在台灣身陷黑心油風暴時,茶籽堂毅然成立農業團隊,尋找原料的過程中,趙文豪發現,台灣本地生產的苦茶籽少之又少,高達90%都是進口,且台灣種植苦茶樹的農民平均年齡70歲,這個產業面臨嚴重的蕭條跟老化危機。

於是,茶籽堂展開一場苦茶油復興計畫,目標產出100%使用台灣苦茶籽的優質苦茶油,以契作方式,從栽培管理、篩選、移動到前處理廠、冷風乾燥等過程,所有溫度、空氣、陽光等都須維持穩定,連瓶子都經過特殊設計,主打高端油品市場。儘管目前產量不多,一年僅1、2,000瓶,但他說「我們可以追求精緻,而不是量化!」

啟動苦茶油復興計畫至今,茶籽堂已跟41位農民合作,在全台契作30甲土地,陸續種下4,200顆苦茶樹。除了販售苦茶油,他們也積極推動農業跟飲食文化,在官網放置各式苦茶油食譜,推廣如何將苦茶油入菜,還有紀錄這片土地故事的「尋油記」等,趙文豪說,希望有一天,「台灣」可以成為頂級苦茶油的代名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