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是高科技與通訊技術的結合,讓生產部門得以拓展,回應日漸複雜的市場需求,因此相關的技術與設備就非常重要。然而製造業面臨因客群需求變化、上下游廠商變化,為因應外在變化,企業追求創新提高回應速度,例如監控、製程回饋、生產可視化、減少庫存等面向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縮短訂單交期。同時透過虛實化整合、物聯網、關鍵數據構建適用性高的生產模式,也將替製造產業帶來更高的利潤。
智慧製造是讓資源最佳化、聰明管理
本報記者特地專訪擁有多樣化軟硬體設備的整合能力團隊以及兼具豐富實作經驗的愛文西門總經理李健榮,深入討論如何替中小型工廠建立正確的商業思惟和商業模式的深度改變,如何和傳統製造業攜手合作、聚焦在真正需要被解決的關鍵問題,進而提出解決方案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相較於針對「智慧製造未來圖像」提出解決方案的方式,是相對務實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藉由高產值的軟體實作技術協助傳統產業轉型踏出智慧製造的第一步。
從小問題思維創造附加價值
李健榮表示,隨著工業4.0概念的出現,許多企業己將其納入未來再進化的思考重點,不惜投入許多資源來進行設置,但卻無法收到預期中的成效,其中的問題多在於智慧化過程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缺少了應有的整體規劃,僅一味的追求先進自動化與IOT技術導入,最終導致系統與實際管理需求無法搭配的狀態。
愛文西門的核心是能從中小型工廠提出的顯式問題,有系統地找出隱身於背後的影響因素,直指問題紅心提出解決方案。愛文西門的「小問題模式」透過拆解與縮小問題範疇,將大問題分解成眾多粒度更小的問題,再從中找出最需要優先解決的關鍵問題。解決關鍵小問題就能讓客戶先拿到70、80分,再按需求逐步往100分推進,用靈巧的姿態跨出智慧製造最重要的第一步。這種點線面的漸進式架構,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型工廠是很適合的模式,能以較低的投入成本來快速取得效益,不只大幅降低了智慧化門檻,也讓每一步的推進都是在解決一個問題、滿足一個需求,不會堆積冗餘浪費。從設計、生產、管理、分析報告等環節,安排專業人員進廠與企業溝通並妥善規劃評估,明確公司真正的需求與目標,再據此提出階段性的發展計劃。同時以公司營運期望作法、期望效果、遭遇到的障礙為主軸,再於過程中導入必要的IT及OT相關工具或技術。更重要的是在不改變現場作業人員的操作習性下,透過愛文西門的打造專屬的APP工具,隨時都能掌握製程進度管控,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降低存貨及縮短客製化產品的交貨時間,如此可破除導入智慧製造需要龐大資金的迷思。
愛文西門的高能量軟、硬體整合能力,多項應用技術服務有效率地進行串接的Domain Know-how,讓傳統產業過往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能找到相對應的機制,不僅是能從訂單進度查詢、產能控管、備料、排程、物料位置等皆能有效益進行管理及追蹤,同時也能滿足企業主對於智慧管理與智慧製造的需求。目前公司現聚焦在製造業與營建業的IoT 系統設計,在提供適用工業與商業建築環境之無線網路設備專業領域上,也不斷累積豐富的實作經驗及客戶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