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台商海外資金回流所帶動,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間接受惠,據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與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於今(20)日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在亞太區22個城市中,台北市房地產投資前景由去年21名,攀升至今年第14名,為最近8年來次高,顯示今年大台北的商用不動產市場看俏。
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與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今(20)日發布《2020年亞太地區房地產趨勢調查報告》(Emerging Trends in Real Estate Asia Pacific 2020)指出,台北市商用不動產的投資前景,排名再度竄升。
這項報告的受訪對象,包括94位的機構投資人與經理人。調查結果顯示,眼前雖然沒有全球性的衰退危機,然而投資人對市場前景擔憂仍在,態度由原先的審慎樂觀轉趨保守,普遍認為應更加審慎選擇投資標的,並宜充分考慮政經環境與地緣政治中的各類議題,方能在多變的市場中求取獲利。而台灣則受惠台商回流,工業與商辦地產的熱度持續。
受訪投資者近期最關心的亞太地區三大政經議題,分別為:中美貿易戰、日韓外交爭議、香港社會的持續抗爭,這些三大事件,造成跨國不動產投資行為的縮手,跨國不動產投資金額及比例下降,國內投資者間交易的比重因而相對增加。
報告指出,儘管大環境充滿變數,但投資人仍點出幾個2020年後勢看好之區域。綜合受訪者的看法,2020年亞太投資前景最佳的五個城市分別為:新加坡、日本東京、越南胡志明市、澳洲的雪梨及墨爾本。
排名榜首的新加坡,去年排名第2。投資人持續看好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的前景,其辦公室近年新增的供給已幾乎被強勁的需求所填滿,近期受惠於香港資金外移的效果,帶來許多私人銀行及共享辦公室業者進駐的需求,使其空置率來到歷史低點,租金收益率維持在3.6%。
至於排名第二的是日本東京,去年排名第4。 東京即將舉辦2020年奧運,近來的觀光業熱潮,帶動酒店、零售等產業發展。
至於越南胡志明市,排名第三,去年排名第7。 由於中美貿易戰,許多中國製造業轉進越南,加上人口紅利、政策開放、友善的商業經營環境等諸多利多因素,使得胡志明市的投資排名逐年提高。其零售的租金大漲,幾乎已是馬尼拉的三倍。
台北排名,則從21名,竄升到14名。 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在今年初即預期,今年大台北的不動產市場將會有明顯的復甦。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高資本、高技術密集的台商回流,為工業地產帶來一波小陽春;傳統辦公商圈的商辦老化,企業紛紛將總部遷移到屋齡較新的信義計畫區、大直及南港,加上共享辦公空間業者的積極搶市,也使得空置率下降。
在台北的住宅市場方面,幾大仲介體系今年業績都有兩位數的成長,反應自住型買方在等了幾年看回不回的行情後,開始承接的買盤力道。
儘管如此,台北的不動產市場仍將是國內投資者參與的市場,對外資而言,大部份的A級商業地產換手率及流通性不足,許多仍為壽險機構及大型財團所長期持有,短期內不會是外資積極參與的市場。
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董事長劉博文表示,儘管中美貿易戰疑雲依然籠罩,工業及製造業部門前景未明,但隨著電商強勢崛起,優質數據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在市場上仍供不應求;在新消費模式驅動下,冷凍食品的成長,推動對冷庫設備地產的需求亦超出市場預期。產業園區、長照住宅也持續吸引投資人關注。
綜觀整個亞太市場,商辦仍受投資人歡迎,為目前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
至於住宅市場,雖受到市場關注,不過亞太部分市場已出現市場過熱的跡象,各國政府也隨時以降溫政策來回應。
工業地產方面,因電商持續發燒,以物流、倉庫地產最受注目。旅館市場則因旅遊業的興盛,市場仍看好曼谷、新加坡等地的發展。
劉博文指出,零售市場是唯一受到較大衝擊的地產項目,但亞太區域受到衝擊程度仍低於全球,顯示亞太消費力的旺盛,在缺乏完善購物中心的新興市場,仍有許多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