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盼成高科技樞紐 大馬憑多元優勢向外資招手

圖/擷取自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影片
圖/擷取自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影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編按:「壯闊東協.台商雄起」論壇已於8月12日成功舉辦,對於台商合作相當重視的馬來西亞,當天由駐台代表何瑞萍親自與會,並針對本報彙整台資企業關心的雙邊經貿往來問題,說明答覆彙整如下,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馬來西亞與台灣往來情況概述

馬來西亞和台灣締有親切且友好的合作關係,雙方2019年的貿易總額達226.8億美元。日益增加的教育、文化以及人民交流,為馬來西亞與台灣各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正向動力。

為推動數位經濟,馬來西亞鼓勵其所有中小企業將人工智慧(AI)、自動化和大數據等工業4.0技術納入其營運系統。

馬來西亞希望吸引何樣產業前往投資設點?

答:馬來西亞投資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將其自身打造成研發、高科技產業、全球服務的樞紐。該政策的最終目的包括:增加馬來西亞經濟複雜性、為馬來西亞的畢業生和人才創造高價值工作機會、將馬來西亞當地公司納入全球價值鏈、使馬來西亞的本地公司能夠發展業務並在海外成為跨國公司.並且開發新技術或吸引技術聚集。

因此,馬來西亞相當歡迎外資參與新興領域投資,這些領域包括高附加值、高科技、資本密集型、知識型、技能密集型和出口型產業,並且相當重視發展電氣和電子(E&E)、機械和設備、化學和化學產品、醫療設備以及航太領域的催化產業。

馬來西亞具有何樣的優勢能助外資一臂之力?

答:馬來西亞致力於為國內外投資者維持商業友好的環境,有鑑於當前美中貿易戰升溫,期望克服貿易摩擦的國家可以選擇馬來西亞作為其投資目的地,因馬來西亞具有以下優勢:多元化的經濟、發展完善的基礎建設和成熟的經濟系統以及能力佳且具備多語能力的勞動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對馬來西亞經濟造成影養?馬來西亞對於後疫時代有何期待?

答:2019年馬來西亞的GDP成長率為4.3%,在疫情爆發前,馬來西亞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落在3.9%至4.2%之間,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嶄新的國際規則,放眼全球所有國家(包括馬來西亞)都沒逃過疫情的重擊。馬來西亞各項產業的生產、銷售和出口都大受打擊,且承受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020年馬來西亞第一季GDP仍然增長了0.7%,期望本年度後續的數字能迎來更大成長。

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馬來西亞執行了《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藉由實施此一措施,馬來西亞的康復率超過80%。馬來西亞目前已進入《復原其行動管制》階段,在嚴格遵守健康與安全準則的前提下,各項產業均已恢復運作。

為刺激馬來西亞國內經濟並協助企業從疫情中復原,馬來西亞宣布了一項高達58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該計劃不僅解決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眾健康及社會的影響,也同步撥款250億美元支持國內經濟,特別是在協助中小企業層面。

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期間,馬來西亞認為「低接觸經濟」將會帶來新的機遇並開創新的時代,並且期待後疫時代經濟將迎來以下轉變:供應鏈從低效率到高彈性的重新定位;醫療產品需求增加;對數位技術依賴增加。

另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馬來西亞推出了國家經濟復甦計劃(PENJANA),其中包括:

遷入馬來西亞的租稅優惠再投資津貼新興中小企業退稅優惠併購激勵措施加快批准非敏感行業的製造許可證迅速執行已批准的投資項目

其它有關馬來西亞的商業刺激措施和投資政策的更多資訊,請參考: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網站 https://www.mida.gov.my

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網站 https://www.kln.gov.my/web/twn_taipei/home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