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發出警告,如果新冠病毒危機持續存在,且經濟復甦所需時間長於預期,股市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遭遇重創而大跌。
根據《CNBC》報導,股市已自9月低點反彈,今年迄今普遍走高,如標準500指數自年初以來上漲了約8%,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同期上漲了30%以上,這種積極的表現,與因疫情造成的嚴峻經濟現實呈現了強烈對比。
IMF貨幣及資本市場部門主管艾德里安(Tobias Adrian)周二在部落格指出,金融市場與疲弱的經濟活動、不確定的前景之間存在脫節,而金融市場的股市估值一直在上升。
Adrian警告,只要投資者相信市場將繼續受益於政策支持,資產估值就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儘管如此,特別是如果經濟復甦被延後的話,資產價格有急劇調整或週期性波動的風險。
不過,他並不是唯一一個關注市場和經濟之間明顯脫節的人。擁有預測衰退經驗的金融分析師Gary Shilling,也曾在夏天時警告,股市可能會出現上世紀30年代那樣的下跌,因為經濟復甦,看起來比許多投資者最初預計的時間更長、難度更大。同時,Bespoke Investment Group也發出警告,這是「市場盤整的典型跡象」。
報導指出,Adrian昨受訪時也指出,金融市場在新冠肺炎期間的表現非常出色,我們確實看到許多資產的估值過高,包括部分股票。
他說,2020年股市樂觀情緒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是各國央行為防止經濟崩盤而祭出大量貨幣刺激救市。不過,IMF認為,由於新冠疫情幾乎沒有和緩的跡象,這種作法便要繼續下去。而一旦經濟復甦,要到2021年末或2022年經濟才有可能,屆時的貨幣政策必須被審視,脆弱性必須受到抑制。
文章來源:CNBC
(中時新聞網 葉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