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中經院上修今明年經濟成長

台灣經濟表現亮眼,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度上修2020年、2021年經濟成長率估值。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經濟表現亮眼,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度上修2020年、2021年經濟成長率估值。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灣經濟表現好上加好!中華經濟研究院20日宣布,二度上修2020年、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估值至1.76%、3.42%,與4月間的首次估測值相較增加0.8個百分點,明年成長率甚至較今年呈現翻倍。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表示,出口、投資、消費淨需求的三項因素,帶動台灣經濟呈現V型發展。

張傳章指出,全球主要國家、區域經濟活動因疫情趨緩而日漸回復,多數機構近期多數上修2020年經濟成長率,如IHSMarkit、IMF等;台灣2020年上半年成長表現已是各經濟體少有的正成長,下半年更進一步展現成長力道,中經院預估2020年第三、四季經濟成長率約為2.77%、2.55%,併計上半年平均成長率0.78%後,全年成長率約為1.76%。

至於2021年經濟成長率,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表示,基於期待疫情可控的情形下,預估成長表現可望更上層樓達到3.42%,民間消費和固定資本形成均持續顯著成長,但因需考量全球疫情的反覆擴散,各國紓困與振興方案使得政府債務赤字高築、中美貿易戰和美國大選恐形成新的預測風險,中經院的估值較主計總處、瑞銀集團的估測偏低。

2020年台灣經濟表現跌破各國際機構的眼鏡,張傳章說,「還是自己人比較懂自己國家」,就成長模式觀察,2020年呈現內平外溫情勢,雖然國內需求與國外淨需求都對經濟成長分別提供正向貢獻0.94、0.82個百分點,但內需方面,上半年以投資為主的國內資本形成,成為經濟主要支撐。

至於民間消費則因隔離、管制導致負成長,及至下半年才因解封、振興三倍券挹注等,對經濟成長提供正向貢獻,全年而言,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仍為負值,內需維持正向貢獻多仰賴國內投資挹注。

彭素玲分析,台商回流熱潮源源不斷,雖然去年下半年國內投資基期已高,但今年公部門投資成長,加上重量級外商投資挹注,第三、四季年增率分別為5.49%、4.58%,合計全年國內投資成長4.76%,其中,民間投資年增率約2.55%、政府投資年增10.88%、公營事業投資成長26.39%,「投資成長挹注,帶來今年經濟成長模式呈現內外持平發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